语文活动课“对话型”教学实践与反思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29216 浏览:133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一次实践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作用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此在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策略上,就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明显差别。活动课在目标上,夸大语文的社会实用性,夸大对学生表达、合作、交流、组织等能力培养;在策略上,夸大激发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在类型上,主要有口语课练习、课前小餐、课堂教学和课外专题几种。
以论述依据上看,活动课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对话”论述的很好实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称之为对话型教学。
对话在真诚、同等、尊重、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中进行,致力于树立学生的自我意识、协作意识、表达意识。对话夸大交流,夸大体验,夸大过程。
由此,笔者进行了一次“对话型”教学的实践,以活动课的第三种类型即课堂教学为主要形态,以鲁迅《野草》中的唯一剧本《过客》为教学内容。

(一)选材动机

向学生推荐此文的目的很直接——励志。此文原本的安排是课外阅读,要求学生以此为素材写一篇读后感。以交上来的随笔情况看,学生的理解程度有明显差别:有见解非凡令人称叹者,也有不知所云者。所以有必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过客》对高一学生而言,的确有难度,所以教学要求不能定得太高。据此,笔者把教学重点定位于对过客形象的浅析。

(二)教学设计

鉴于文本的难度和学生理解的差别性,笔者决定把教学设计成一堂活动课——《有谁见过过客?》实验话剧试演仪式。活动分三大块:一是表演;二是记者和评论者直接和剧中人交流;三是嘉宾点评。

(三)教学过程之表演部分先容

以一位导演为线索人物,他为拍一部关于过客的电影而踏上寻找目击者的道路,通过他对老人、女孩以及坟的采访,过客自述,最后导演找到了过客,并且与之同行。
附台词节选
序幕寻找目击者
传说,在某年某月某一天的黄昏,在世界的某个不着名的角落,出现过一个特别的人。人们把他叫做过客。
对了,忘了自我先容,我是个导演,打算拍关于过客的题材,带着唯一的线索《野草》,开始了我的旅程——寻找目击者。
第一幕老翁的独白
那片坟就是绝望,即使里面有我孙女说的那些野百合、野蔷薇,但那是零星的希望,就像是黑夜前的那一丝丝光亮,注定要被黑暗吞没。
第二幕女孩的独白
爷爷叫他把布抛到坟地里面去,我可不兴奋。我想,他会把那片布挂在野百合、野蔷薇上的,那样,她们就会变得更漂亮了。他有点怪,这么晚了还不回家,有人在远方等着他吗?我不知道。
第三幕坟的独白
我是一座孤坟。坐在大地的边沿,这已知与未知的交界处,日升日落,已不知多少年……
在落日倾斜的沙尘里,我等到了第一个人……
蔷薇盛开的春天里,我等来了第二个人……
之后,过了很久,我望见路的那一端走来第三个人,有些似第一个人……
后来,更多的人以我身旁经过,他们已不懂得停留……
再后来……
而我,依旧坐着,坐在路旁,簇拥着身边怒放的百合与蔷薇。
第四幕过客的独白
然而我不能!
我只得走。
我还是走好罢……

二、四点反思

(一)对话不是独语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首先要促成学生和文本的直接对话。表演首先涉及剧本,但为了便于全体同学理解,便于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的教学重点集中在对过客形象的浅析上,而没有先对原剧本进行修改。在阅读了学生的读后感后,笔者发现有几篇文章理解独到。尤其是郭璟琳同学的《坟的独白》,视角新奇,以坟的角度来看待整个故事,以坟客观冷静的叙述中见出不同人物的命运。这让笔者想起了一些电影如《东邪西毒》《英雄》《罗生门》《云上的日子》等的叙述手法,于是引导学生重新改编《过客》。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框架渐渐清楚。在整个构思过程中,一直是师生的互相刺激和启发。
剧本的主体部分,即人物独白由学生独立完成,而且也必须由他们自己完成。这可以促使他们认真去查找资料,认真阅读文本,理解人物心理,和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整堂课由学生主持,由学生负责表演,由学生担任记者和评论者。表演者需要进一步理解文本,担任记者和评论者的学生也必须在认真阅读后才能设计不足和介入讨论。由于对话的条件是理解。
作为教师,笔者在课堂中只以嘉宾身份介入同等对话,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席。教师导在活动前,评在活动后,并提供技术支持,即教师成为“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非外在的者”[1]。

(二)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

为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所有学生介入对话,我们须夸大活动的广泛适应性。但要特别留意的是,不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着差别,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也不同,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差别的有着,并据此设计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让理解力强、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学生担当表演者;由不能顺利和文本对话、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担任记者,直接和表演者进行对话,和剧中人针对文本中的疑难处进行交流;由不擅长表演的学生担任评论者,就表演进行评价,就不同的理解进行讨论;由教师作为特邀嘉宾进行总评。
上述活动体现了对话的三个层次——首先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的对话,最后是师生对话。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三)对话不即是说服

活动课倡导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活动课的能力练习目标之一,但合作意识并不排斥独立意识。同学或老师对文本的成功对话示范,不能代替自己对文本的独立理解。
在活动中,我们夸大发出自己的声音,夸大求同存异。有学生以为过客是革命者的形象,催促他的声音源自革命的号角;有学生以为女孩、过客、老翁构成一个“起因—经过—结果”的循环,女孩是过客的幼年期,天真幼稚满怀希望,而老翁是大多数过客的最后结局。对此,我们并不要求形成熟悉上的统一。“在教学中的交流与对话,其终极的目的不是说服与压制,而是在不断汇聚、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作用。”[2]

(四)对话不能是空话

对话的形式应是多样的。形式的设计,要有趣味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具体而言,电影试映礼中的各项环节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对话”颇为吻合,可以鉴戒;小说或电影佳作往往有新奇叙事视角,可以鉴戒;学生的理解往往有神来之笔,也可以鉴戒。需要留意的是,形式的设计不能片面追求热闹,不能因实效不足而导致对话成为空话。对话要有实效性,必须选好一个突破口,话题要集中;对话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改善原来的读后感,让他们用文字的形式重新整理思路。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不断感受到:“对话型”教学的实施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教师要将“对话”观念深入学生心中,不断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强化“对话”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独立思索,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一味依靠心理。教师需要想法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促成各种形式的对话形成。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郑国民,黄显涵.对话论述与语文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03(1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