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新教学方式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32782 浏览:1547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导练课是以启迪聪明,引导思索,培养能力代替单纯灌输知识的课型。它要求以学生的思索感悟代替教师的单向讲解。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应该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渐入佳境。结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学习,我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迅速投入

明代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揭示了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量,因此导练课首先就要把学生置于与新课相适应的氛围中,使他们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节导练课上,我选取了三十六集电视剧《红楼梦》中宝黛初会、元春省亲、黛玉葬花、宝玉摔玉、黛玉焚稿、凤姐之死、“飞鸟各投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七个镜头,配主题曲《枉凝眉》。不仅展示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先容了贾家由胜转衰的结局,使学生对全书有了整体了解。而且那布满诗意的,凄美绝伦的镜头画面,一唱三叹的曲调,令学生感叹不已。在这种强烈的氛围中,学生自会急切地想了解主要人物的出场,了解刚出场就光彩照人的凤姐、宝玉。这种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导入,发挥了点拨功能。

二、指导诵读,以读促悟

陈金明先生说:“有些课文,如文学作品,成功的范读就能让学生由感生悟,不需多讲。”在浅析王熙凤形象时,我首先范读了熙凤出场一段。读时,我把握了凤姐由炫耀到故作哀矜到转悲为喜的造作。读后,很多学生跃跃欲试。一个学生读完之后,同学们在肯定她诵读流畅之后指出她诵读凤姐赞美黛玉时有些烦闷,似乎缺少了赞美人时的一种辣辣的热情,缺少了那种张扬感。这位提意见的同学还自告奋勇诵读了一遍。大家又指出,他诵读凤姐同情黛玉丧母时似乎还保存着赞美黛玉时的热烈,显得有些滑稽,缺少诚意。这种态度,难以令贾母满足,也不符合人物性格。这两位诵读者坦言:很难完成这种快速的情感变化,这种大喜大悲显得突兀。教师趁机启发:凤姐不但能完成这种情感变化,而且能把这种本来不自然的变化处理得非常自然,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由于有了诵读基础,学生很快悟出了凤姐的性格,并浅析了她这一系列变化的心理基础。这种利用诵读启发思索的做法,发挥了点拨功能。

三、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于不疑处见疑

古人云:“(读书)于不疑处有疑,方能有进。”有了不足,学生才能有兴趣。而当不足解决了,学生往往会产生自足情绪,觉得“不过如此”,任务已经完成。这种心态阻碍了学生超越平淡,探求深刻。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发现新不足,浅析贾宝玉性格时,学生普遍熟悉到贾宝玉的叛逆性。但这种熟悉,主要是以两首《西江月》中获得的,并非以言行浅析中获得的。因此,他们的熟悉是肤浅的,与真实人物有“隔”,此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当一回“导演”,为“砸玉”创意。这个新不足使学生兴奋起来,经过短时间的讨论,他们陆续说出一些稚拙可爱的构想。我便适时播放了电视剧中的“宝玉砸玉”。演员的表演使学生获得了直观感受。我启发他们比较作者原著与演员表演的异同。学生纷纷发言,或对整体,或对细节作了对照浅析。我又启发他们把各自的妙处与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学生顿生“柳暗花明”之感,对人物的熟悉深刻了,对原著及剧本的妙处也有了理解。

四、尊重学生的发现,给每个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植物的根系总是向四面八方生长,才使乔木高大粗壮。语文学习,也要使学生的思维向四面拓展,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革新教学论文能力。
真正要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能只使部分积累深厚,悟性较好的学生获得发言的机会,而应使大部分甚至全体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也许他们中有一部分学生的熟悉还不十分深刻,或者还有点偏颇,但这是他们自己思索的结果,是他们的收获。这比听教师讲,听同学讲要收获大。
因此,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十分钟的“自由谈”,给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时间,引导他们在运用中巩固,深化对知识、规律的熟悉。
我设计了三个题目,分别针对水平高低不同的三类学生,并且告诉他们可以答疑,更可以发问。于是课堂再一次掀起。学生有的答疑,大家又补充他的发言;有的另提不足,自己做答,使同学们扩展了思维的广度;有的提出不足,请同学们帮他浅析解答,使同学们进行思索;还有的互相辩论,各取对方之长,补自己之短,纠正了偏颇,完善了答案。
在浅析交流中,有一个学生浅析了贾母形象,他以“贾母一哭,众人陪哭”,“凤姐赞美黛玉,意在讨好贾母”等细节出发揭示出贾母“老祖宗”的身份地位,并剖析了侧面描写“不着一字,尽得”的妙用。看来这个学生对贾母进行了深刻的浅析。假如我们仅限于对主要人物浅析,不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那他的发现就不能为大家共同拥有。长此以往,就会挫伤他的积极探究的热情。而我们给他一个发言机会,使他在大家的赞叹声中品尝到钻研的喜悦,大大鼓舞了他。
同时,“自由谈”使学生的不足得到了剖析。俗话说“多人聪明胜一人”,很多同学帮你浅析,互相切磋,比一个人独自苦思更轻易解答疑难。这样一种同等交流,互相点拨的气氛影响了每一个学生,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
斯宾塞说:“一个人无论怎样竭力也不过分的,就是在教育中尽量鼓励个人进展。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推论,给他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多些。”
讲的少,就要说到点子上,点拨得适时,发现的多,就是要帮助学生寻回自己作为课堂主体的感觉,让他们动脑想,开口说。这样,“导”才有作用,“练”才有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