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运用型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理想目标和原则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19678 浏览:848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学生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将通识教育纳入其中,成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合理地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达到办学目的,彰显其办学特点。本文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实施通识教育的理想目标和原则。以此促进课程设置进一步合理化,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走向理性与科学。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目标;原则
1671-0568(2013)23-0181-03
作者简介:段渊,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筹与控制、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吴秋玲,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钟琼,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国内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通识教育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并针对通识课程涉及领域、课程体系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

1.缺少应用性本科特色的研究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是借鉴国外经验或国内著名本科院校的经验,缺少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自身的特点进行研究。

2.师生的通识教育意识较淡薄

受职业教育过于功利性思想的影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心目中,通识教育课程可有可无,为了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通识教育课程受到很大的挤压,几乎被边沿化。学生为了学到一技之长,为了很好地就业,他们普遍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对日后的就业和工作没有什么作用。从教师到学生,对通识教育意识较淡薄,甚至有些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一无所知。

3.对通识课程目标的理解不清晰

几乎所有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理解不清晰,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通识教育课程等同看待,教学内容也没有达到通识教育的要求,并没有做到文理渗透。

4.对通识课程应涉及的领域认识不全面,缺乏整体规划

通识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对具体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安排。

5.通识课程占全部课程的比重偏小

以广东科技学院201五个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为例,除专业课程外,其它课程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说明:此表通过对教务处所公布的1五个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整理而成,从上表可以看出,通识类公共选修课只占毕业总学分的3.3%,即使把思政课和其它素质类必修课的学分全部加起来,也只占总学分的1

4.9%,不利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6.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未能进行有机结合

从随机抽取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的调查中发现,当前的通识课程体系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处于高度分裂状态,显然不利于体素质的提高。在课程设计中未能体现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做人”与“做事”的有机融合,未能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理想目标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结合现阶段通识教育所面临的状况,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强调面向社会生产和就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实施道德教育的责任,适应和满足学生主体发展价值取向,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具有自主创造性的人。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与平衡,培养合格的负责任的社会公民、促进学生心智与人格的和谐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突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又通晓人文科学知识,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理想目标应该是:

1.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

专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教育,它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讲授某一专业(学科)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专业教育主要通过分科教学实施,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是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观情景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因此是一种启发心智、唤醒心灵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是大学实现其宗旨的核心。高等教育是以专业为特征的,但同时也具有普通性。过分强调专业教育会使教育失去它的本义,引发教育目的之争议,因此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和深化通识教育,使通识教育贯穿大学全过程,以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目标。

2.实现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结合

人既是一切社会活动的起点,也是它的归宿。科学、人文都是人们自己的事业,是同一个主题的两种要求、两方面的表现和两手的选择。既然科学是人创造的,科学中必蕴含着人文。科学技术不仅改变着世界,更改变着人类自身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人文在增进知识、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升华境界乃至推动科学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从认识活动来看,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体现了自由探索精神、用于批判精神、大胆创新精神、严谨求实精神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观察与认识世界所不可少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人们的实践活动才更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增强其对科学求真、求实的追求;而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丰富其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在通识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倡导科学精神、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618jyw.com
怎样写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