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职业指导职业指导在欧美产生理由

更新时间:2024-03-18 点赞:5672 浏览:175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职业指导的意义源远流长,在古代东西方的不少文献里都有相关记载。不过近代的职业指导却产生在19末20世纪初的欧美各国。随着欧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善,以及当时欧美各国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近代职业指导在欧美各国相继诞生。
职业指导 欧美 原因
在国外,早在职业指导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之前,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和英国诗人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有许多地方都含有职业指导的意义。如《理想国》一书记载,“人总是各有异处的,就像每个人都不是从一个模子铸出来的,所以性格不同,从事的行业也不同一样。”近代职业指导产生于欧美各国,随后波及世界各地。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职业指导之所以产生在欧美,是由当时欧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工业革命,社会大分工,新的社会职业体系的形成,失业者的大量存在,新的职业培训形式的出现是促进职业指导产生的社会条件。而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发展为职业指导的产生奠定了坚定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革命加剧新的社会职业体系的形成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转折点。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蒸汽机和其他各种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推动了机器制造业、冶金业、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18世纪晚期,法国和美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以后,欧美一些主要国家先后完成了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这场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发达,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社会意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世纪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点,使世界跨入了电气时代。除了电力以外,内燃机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以及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电话、电报、电灯、电焊、电车、变电器、飞机、拖拉机、打字机、橡胶轮胎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远距离输电,无烟火的改进,煤焦油的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的出现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的职业。新职业的大量产生,改变了原来的社会职业结构,形成了新的社会职业体系。社会职业体系的改变客观上要求人们改变现有的职业教育的培训模式,增加对人们就业和选择职业的关注。

二、失业者的大量存在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

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欧美社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题。
“自工业革命后,人人感觉失业问题与效率问题之严重。”工业革命后,随着新技术,新发明的不断涌现,产生了成千上万的新的职业。新的职业要求社会提供相应的拥有新技术的劳动者,而社会却难以提供。加上不适应新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大批破产,由此社会上出现了大批的失业者。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垄断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大批工人的失业和贫困。1873年美国经济危机,在3年内使2万家企业和银行倒闭。全国4000万人口,失业工人达300万,加上家属,共有1000万人口挣扎在死亡线上。即使没有失业,恶劣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紧张劳动以及低报酬的收入,也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他们采取各种消极和积极地方式进行抵抗,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里,工人罢工此起彼伏。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引起资本家的关注,也引起了当时一些热衷于社会改良人士的关注。为了缓解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解决失业问题,挽救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措施,职业指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提出来的,人们试图通过职业指导的方法来帮助人们解决就业、择业与失业问题。总之,职业指导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与社会矛盾共同促成的。

三、相关学科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尽管自工业革命以来,涌现出不少职业问题,但是职业指导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却是在20世纪。“职业指导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首先表现在它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生理学、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来揭示职业现象,解释人的职业行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学科的发展从理论和方法上推动了职业指导的产生。

(一)教育革新和教育理论的发展

新技术革命使分工越来越细,职业部门越来越多,原来工场手工业口耳相传的学徒制培训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工业的发展。欧美国家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职业培训模式来培训大批掌握一定技术的生产劳动者。于是学校职业培训体系代替学徒制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选择。到了20世纪初,国外较多国家相继建立了不少独立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但是就像江问渔所说:“学校教育之推广,在欧西实为一普遍之事实。然学校之设,究有种种之限制,如修业、期限、入学年龄及资格等,故教育者欲谋求学校之效能日大,对于学校毕业生之出路,首需注意及之再推而广之,为入校前之甄别个性,既入校之后循循善道,亦皆分内之事也。于是而及于职业指导之范围焉。”职业指导就在新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萌芽了。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职业指导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杜威1899年发表的《学校与社会》,他着重阐述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此书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开始。教育社会学主要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探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条件及机制的一门新兴的综合科学,是教育学的三大理论基础之一。教育社会学除了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外,还研究教育如何满足个人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就业,择业工作,以及学生工作以后遇到的各种情况。教育社会学在此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的职业指导的思想和方法。教育的革新运动和教育的理论发展是早期职业指导萌芽的摇篮。

(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在前科学心理学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心理学曾一度是灵魂的奴仆,神学的婢女和哲学的附庸。”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所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重要的分支应用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很快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其中实验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学科的发展为职业指导的产生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工业心理学的目的是追求“个人在工业中的最高效率和最适宜的情境条件……人们相信,归根到底,个人在环境中的最高效率,只有确保他在那种环境中获得最满意适应时才能实现。”此外,工业心理学还关注职业指导、职业咨询和职业选择的问题,研究个人的特点是否与职业要求的素质相匹配以及匹配程度如何。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心理测验的产生,使人们对个人的思维、情感、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心理特征有了初步的量化认识,而且这些指标对其所从事的职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心理测验技术的发展为以后的职业指导提供了一种很有价值的工具,使科学意义上的职业指导的产生成为了可能。
参考文献:
柏拉图著.张子菁译.理想国.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2.
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首都大学出版社,1996,8: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