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逆反心理初中生逆反心理及应对对策

更新时间:2024-01-26 点赞:4880 浏览:130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逆反心理对初中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不能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初中生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为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逆反心理;原因;表现形式;策略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的情感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日益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逆反心理对初中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一、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现在的初中生,生活在信息社会,信息交流方便快捷,虽然没完全进入社会,却能用崭新的眼光对待社会、家庭和社会交往。但由于其年龄、心理、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会表现出一种不相适应,看问题比较片面、偏激,遇到外力的强加干涉,就会表现出逆反情绪。
逆反心理如果不能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初中生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如果家长或老师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还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如,出走、行为越轨、伤害父母等。

二、城乡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不同表现方式

笔者长期的调查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城市孩子有很大的差别。
由于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相对城市的家长较低,对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认识不足,在教育子女时往往仅凭自己的主观想法,有时甚至是一时冲动,没有持久性和规律性。这使得农村初中生成为逆反心理问题的重要群体,并且受家长的影响,他们的逆反心理往往特别的直接和冲动,表现为强硬的态度顶撞、粗暴的举止反抗。而城市家长的文化素质较高,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更讲究方法,也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城市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表现的就不是特别明显,很含蓄,有时会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
另外,调查发现,同样是农村初中生,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的孩子逆反心理问题较重,这两类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关心或者失去了父爱(或母爱),造成他们性格的不健全,对待人或事的态度比较偏激。当遇到了一点小的挫折或打击(如,升学压力、学习困难、家庭变故等)等消极刺激时,容易走极端,会产生非常强烈的逆反心理。

三、应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策略

1.积极交往,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应对逆反心理

笔者观察发现,那些性格开朗的学生,逆反心理出现的比例较少。而性格孤僻的学生出现的几率则相对大些。根据这一情况,我认为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去带动和帮助那些孤僻学生,让集体的温暖融化他们心灵的寒冰,会大大减少逆反心理。平时利用跳绳、拔河比赛、选拔达人秀等活动,让学生既陶冶了情操,又增强了自信心,使很多逆反心理的不良影响消除在萌芽之中。

2.互相尊重,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应对逆反心理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在工作中,一些教师往往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偏爱,放松要求。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则非常严厉,缺乏耐心的教育。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后者的逆反心理。在教学中,教师应一视同仁,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更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照,为他们提供闪光的机会,从而避免学生因逆反而可能产生的对抗心理。

3.家校携手,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来应对逆反心理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只要学校能和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就有可能减少或弱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工作中,我常通过家访、请家长来学校听课(或班会)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表现,及时解决产生的问题。另外,还尝试让学生给家长写信,给家长发“学生在校表现通知书”等办法,及时反馈学生的成长轨迹,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可控的范围内发展,并适时调节干预。
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逆反心理是正常的现象,要会辩证认识这种现象,特别是要充分认识逆反心理在交往中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在与父母或教师的交往中克服这种危害,健康成长。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618jyw.com
参考文献:
徐士元,张英.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调适.江西教育,2004(08).
杨海丽.浅析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山西教育,2004(19).
(作者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第七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