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实际问题直面语文教学有效性实际理由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赞:22522 浏览:98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笔者姑且不谈语文教学在学生知识积累和应用中的奠基作用,不去争论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还是工具性占主导地位的问题,不去深究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如何体现的问题,现在的实际问题就是:在语文课中教师到底应怎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来提高学生的实际素养与能力、从而来应考的问题,这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前面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简单地谈一下语文学习的目的:应试只是其功利性的一面;更多的应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双基知识(这一名词显然已“落伍”或被简单等同于“文化知识”),这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受益一生的东西;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与正确的审美倾向;培养学生有一定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略略说了这些,虽不全面的确也不少了。但有谁能说,一个学生假如在各方面有一定长足的进步而不仅要求他有所谓的建树更为必需而实际呢?反观我们的教学,又在这些方面留给学生多少的时间与空间。随着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显现出“新生”的态势,但仍如一匹老马,因不堪重负在迈着沉重的步伐。
下面先罗列一些简单的个案。

1.关于基本能力的培养

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的南通市,具有丰富的文化ji dian( )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社会经济全面kua yue( )和腾飞的浪潮中,她以其江海交汇的壮观、花园城市的幽雅和长寿健身的神奇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不断地pu xie( )着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这是一道有关基础知识及应用中的“识字与写字”的考题。多好的一道中考题呀,顾及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三个词本身也有一定的梯度,个别字词又有相近的字形或易错的笔画。完全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语言积累。可是有的老师认为:初中教学3年,字词的音形训练无数次,而此题仅体现了字形;其二,6册语文书重点字词不少,为什么一个也不考,考得太浅,反映不出一个地区的文化教育程度。也有老师反驳说:本地区中考曾考了一个词“家具”,不也有学生写不出来吗?这两种观点,实则反映了这两位老师课改意识的狭隘。简单的一问:教的内容非考不可吗?未教的内容就不能考吗?新教师也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在此类问题来争论来争论去,教研活动形同虚设,毫无作用。观念问题,决定了教学的成败。所以笔者认为基本能力的培养应基于两个层面:日常生活的需要;文化积淀与传承的需要。

2.关于辅导书的使用

请看这么一本教辅用书《全国中考试题分类精粹》。它把内容分四大块:基础知识及运用(识字与写字、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了解文学常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默写名句、辨析并修改病句、口语交际、仿写与造句、读图表、概括新闻语段、综合性学习、中外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文言文阅读(课内、课外、课内外比较阅读)、作文。乍一看,不得了,差不多涵盖了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知识点,完全指向中考的考点,应该是一本好书了吧!可是细想一下,能否先回答这3个问题:①这样的书是不是可以一成不变的永远卖下去?只要有中考,不愁卖不掉,只不过是新袋装旧米。②学生在这样的知识体系的狂轰滥炸下,只有淹死在题海里了,还有多少时间去看大量的文学作品?而现在的现代文阅读与古文阅读基本不考课内选文。③我们平时的授课能兼顾这么多的知识点吗?所以我们评价一本好的辅导书的标准应为:能巩固基本知识、能发展基本能力、有方法指导、有典型例题。标准应实际化、简单化。

3.关于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我的中国心》一文,其中有一句歌词“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一句。笔者在听一教师上示范课时,总拘泥于“烙”一字的含义上,花了5分钟在开展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的战果是“不易抹去痕迹地刻”,有何价值?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生理特征;传承至今的文化传统;千百年来民族心理的积淀……这些老师不讲、讲不出,学生冤吗?学生课后不读《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一诗,不了解奥运“中国印”的丰富含义,能懂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吗?做几条练习题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所以笔者认为,好教师首先也是一个好学生,教师的个人素养、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教师的功夫在课外,不仅包括备什么课,而且包括为备好一堂课所付出的知识的储备。这才是教师个性化劳动的价值所在。

4.关于教师用书的指导作用

初三有一篇课文《鼎湖山听泉》中,有这么一道题:“看不见的指挥棒”指什么?教参上“重点难点”中这么解释:作者的心灵;习题上的答案这么解释:大自然一切和谐组合的自然规律(本身这句话就不通,应为:和谐组合的大自然)。我们教师如何取舍,请细想三下,都是准确的,没有大自然的和谐组合(林、石、草、溪的配合),就构不成美妙的泉声,而一个没有纯净心灵的人,是不会听懂这诗意的泉声的(作者的独特感受)。教师为什么要拘泥于一个答案无从选择,为什么不把辨思的过程讲给学生听?所以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善于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而且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成长的潜质。

5.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

一个新教师在上《孔乙己》,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在讨论孔乙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是懒惰的还是可以自食其力的,是迂腐的还是有读书人的自尊的……多好的问题呀。可评课时,大家又一致认为:孔乙己应归结成“一个被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多精彩而准确的答案,这么多年来一直这么教,新老师没讲到,不合要求。课改后,这条经典题已好几年不考了,无论是大型考试还是小测验。但教师要讲不讲?当然讲。这位新教师行不行?绝对行。问题的症结是:我们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太不容易了。所以笔者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应为:扎实的基本功--用于保证传统知识点的传播,基本的新理念--不让学生在课改背景下吃亏,两者兼顾、融会贯通。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每个教师在课改中有很多的思索与困惑,有的或许成为教学机智的灵感,有的永远是沉重的包袱。为什么我们要囿于语文怎么教、教什么的争执呢?其现实是认真上好、用心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把大量的教师个人劳动放在课外,让课堂成为“浓缩的精华”;作业完全可以少一些,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孩子不明确什么是“基本篇目”“必读古诗文”,你老师就印一些嘛,内容多的来不及读,短一些的多读一些吧,让孩子在“书香”中成长是多么幸福和神圣的一件事,你老师能有多少空闲时间来读书,读书多可贵呀!
精神成长决定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决定了老师对学生成材的隐性价值。
请问,在许多问题上颇有见地的语文老师能做到以下几条吗?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618jyw.com

5.1 别总抄生字词;改为默一次,再默一次(够了);用好草稿本。

5.2 语文课和早读课抽几堂出来让孩子们当堂朗读、领悟,教师仅加以点拨。

5.3 要学生写工整的字,而非得是好看的字。

5.4 让每个学生带一篇他(她)认为很好的文章,贴到班级里,有时间吗?有兴趣吗?

5.5 语文课让孩子们放声读课文,而非老师你一个人精彩表演,行吗?

5.6 课堂上不要总是千篇一律的划分、归纳、分析,行吗?离了教参,谈谈你的感悟,行吗?

5.7 一堂课上只花3分钟测验一道题(或3个词语)能做到吗?

其它就不列举了……
做到这些,语文课既轻松活泼,又情趣盎然,孩子们的兴趣就提升了,还怕考不好吗?“学以致用”、“文以载道”,讲了几千年,要让学生得益才是“硬道理”。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角度新颖、长篇累牍的科研论文太多了。大多一厢情愿,想必有多少语文老师爱看是不可能的,以上的问题是否对同行有一定的启示?我们愿做课改的弄潮儿,是的,因为我们教语文,而我们本身也爱语文,就让语文也爱那些孩子吧!因为是他们在学语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