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误区课堂提问误区及原则怎样

更新时间:2024-03-09 点赞:23833 浏览:1080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是有效的。就课堂提问的误区及成功的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课堂提问;误区;原则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功的课堂提问既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通过提问,不仅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本文就课堂提问的误区及成功的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做一些探讨。

一、课堂提问的误区

有些教师将课堂提问看得很简单,没有深入地思考提问时需要的技能和技巧,导致在物理课堂上的提问存在以下一些误区。

1.问题过多过滥

有的教师误认为课堂提问越多,学生参与度就越高,教学质量会越好,根本没有去仔细考虑所问的问题有没有价值,怎么问效果更好。导致问题随口而提,漫无边际,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学生不管懂不懂都会齐声回答,表面热热闹闹,实际空空洞洞。

2.爱提问成绩好的学生

很多教师认为差生问了也不会回答,甚至怕差生的错误答案打乱了自己的教学计划,所以上课时爱提问成绩好的学生,特别是公开课上,好学生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使课堂看起来更有效率,每每这时候,差生更是靠边站。我认为,教师的忽视会对学生造成伤害,这样做会让差生觉得:我的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我,使得他们对学科失去兴趣,上课不积极,甚至走神,从而导致差生更差。

3.直接否定错误答案

教学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会告诉学生:“你的回答是错误的。”然后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课堂提问不只在于让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不确定的或错误的答案,尤其不能放过。有经验的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会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继续追问、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直到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得出正确解答。

4.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

有的教师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课堂上抛出问题后没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导致学生无法回答,由于时间紧,遇到学生不会也没去引导,干脆自己给出答案,这样做,不仅让提问变成走过场,久而久之还会让学生养成不思考直接等答案的习惯。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走出误区,还学生一个充满尊重和思考的课堂。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提问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牵一发而动全身

课堂提问不可或缺,但如果提问太多,会问得学生晕头转向,给教学设下障碍。因此,要把提问的重点放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
(1)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提问的设计必须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问答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理解重点和突破难点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比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天体质量、密度等等,上课前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用天平称量。”接着我又问:“那如果这个物体是地球呢?”学生的心猛地一震,接着面带困惑,继而摇了摇头。我说:“我能称量出地球的质量。”说完顺手在黑板上写下了“称量”二字,并给其加上了引号。这时,学生惊讶地看着我,有的学生小声嘀咕道:“伽利略也只不过是假想着要把地球撬起来罢了!我们竟然要去称量地球!令人震撼!”学生带着这样的疑惑和求知的,在我的引导下走进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这样一问,学生把焦点都集中在重点内容——计算天体质量上,且整堂课学生都很活跃原创论文www.618jyw.com
,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重点。
(2)针对易错、易混的知识设计问题
教师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虽然在课上对易错、易混的知识反复讲解、强调,但学生还是不明白,解题时生搬硬套,思绪混乱。如果能针对这些知识点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将片面的、主观的想法转化为全面的、辩证的认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如,在学习摩擦力时,学生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误:认为摩擦力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是阻力。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如果在地上抹上油,摩擦力变小了,是更好走还是更不好走?为什么鞋底要刻花纹?”学生思考后就会知道,原来走路时摩擦力就是动力。比起单纯的讲解,通过学生自己思考或自身体验得出的结论,印象会更深刻,概念也更不容易混淆。

2.抛砖引玉

教学中有的提问是带暗示性的。成功的提问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所以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把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中讲到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时,教师先提出:“为什么粉笔比纸张下落得快?”学生回答:“因为粉笔重而纸张轻。”教师接着问:“把同样的一张纸揉成一团后质量没变,为什么下落得更快了呢?”这一问,学生对生活经验“重的物体下落得快”产生了怀疑,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循序渐进

有些知识涉及面广,学生无法直接理解,教师要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有序的思考中建立知识系统。

4.因人而异

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好教材、教法,更要“备好”学生,对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应了如指掌,针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设计一些信息量小、清晰度高的问题,以鼓励其学习积极性;针对物理学习较好的学生应设计信息量较大、颇有难度的问题,以满足他们的思维活动量,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J].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陈玉琨,代蕊华.课程与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沼涛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