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浅谈如何上好语文阅读课怎样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11294 浏览:458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阵地,也是令每位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如何上好阅读课,是每一个语文老师探索的问题。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阅读也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要渠道,欣赏则是掌握写作技巧,提高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下浅谈一下本人多年语文阅读教学的感想:

一、什么是阅读课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就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有机结合,是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渗透主要落实在传授阅读方法和培养阅读习惯两方面。

二、阅读课教什么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教学就应该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素养的能力,同时在强调功能性的基础时,我们不能忽略文本的人文性。
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确定文章的体裁:明确文体(记叙文、诗歌、游记及科普文)能帮助教师拟定教学目标,以及给予学生人文性及功能性能力培养与训练的目的。
(2)确定文本的内容:每篇文本都的写作技巧、语言风格、情感等都是不尽相同。课前了解与确定好文本内容,是认清每堂语文阅读课的训练点、写作方法及进行听与说训练的关键;是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及渗透来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内容。
(3)确定学生能力:即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能力(理解能力、语文素养的水平等)。结合学生的具体,因材施教。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完成设定的教学内容,了解训练点重点所在。总之,以上三个“确定”,是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训练重点及语文阅读教学“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要求。

三、怎样上好阅读课

⑴储备于平时:“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对教师知识拥有量的一个比喻,可以看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很多知识,尤其是语文教师甚至应该是一个“杂家”。不但要有语言学、文字学、修辞学、文章学等专业知识,还要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多读书、多学习。我们可以阅读叶圣陶、夏丐尊、于漪等语文大家的作品;可以向当代优秀的语文教师魏书生、李镇西、韩军、李海林等学习。读专业书刊,订阅一些上档次的语文专业杂志,了解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
(2)把握教学流程:一篇文本的阅读教学大体可以从总→分→总的流程进行。
第一个“总”,即对文本总体的初步认识。要做好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这一点不管哪个年级的学生教师都应进行训练。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地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课文大体内容,为其勾勒文本的粗线条,为下步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个“分”,即对文本展开的具体教学。这是整个阅读教学流程中的重点及难点,是有效地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现将一些方法及技巧总结如下:①提问。教师可提一个问题,让学生用最简短的句子写出来,老师巡视检查,可以避免有的学生上课时“人在曹营心在汉”。②批注。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圈圈点点,三言两语,随手生动传神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这就是批注。低年级段的批注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主要以勾画为主,可以是问题的答案;可以是自己喜欢的词句。而高年级段则在此基础上批注上自己的问题或感想,这更强调提高学生素质,还是强调主体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本身、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因而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写批注,有意识地去引导其结合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进行阅读,强调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极大的张扬。③概括。学了一篇课文,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主要内容,用简短的字把它写出来,不仅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而且能促进学生立意、构思作文等能力的提高。④补充。出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教材中有些地方的叙述比较简略,有的形成空白,教师要抓住这些简略或空白外进行补充练习。⑤更改。通过将原文句段进行更改,使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独到之处。⑥扩展。围绕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训练,是读写结合的有效形式。
第三个“总”即整体把握文本,升华文本,强化情感的感悟。具体就是把之前学习分散的各个点汇成面,集合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对文本真正地得到把握,塑造一个立体的文本形象。让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学习欣赏作品的优美及精彩的语言。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