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高效课改精髓高效课堂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5830 浏览:211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改下,一节高效课堂的实现,课前要做好大量工作,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客观把握学情,学情主导课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使课堂时间达到最大优化,还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学法指导助推。课后还要加强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 高效课堂 课前准备 课堂安排 课后反思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境界的追求,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高效,学生学得愉快、高效。我个人认为,其表现为一节课从始至终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课堂。学生在这种高效课堂下,学习过程是最重要的,成绩是伴随着学习过程而产生的附属品。学习过程扎实了,成绩自然也就高了。那么,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呢?

1.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造坚实的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要想拥有一节高效的课堂,课前需要精心准备的内容很多,不仅包括教师的备课,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准备,要想让学生在上课之前也有所准备,指导学生的预习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二项式定理》一节课为例,具体阐释如下:

1.1 加强教师备课。

作为一名已经拥有七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我更侧重于教法的准备。
1.1.1 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应用起来探究出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因此在《二项式定理》教学中,我采取的教法主要是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来探究出新的内容,侧重点在于揭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融会贯通,并揭示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使学生达到对知识整体上的驾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1.1.2 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在《二项式定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些让学生容易接受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它。

1.2 指导学生预习。

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明确地知道自己在这节课上要学习到什么知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因此,预习环节对高效课堂教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文已经说过,指导学生预习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让学生通过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知识。因此,预习时,我先让学生复习 的展开式并通过它来探究两个问题:
(1)的展开式的各项 的次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有此特点?
此问题的设置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便于学生参与到其中。问题2的设置与前面所学的组合相联系,既对组合的应用进行巩固,也为探求出新的知识作铺垫。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为主体,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形成规律。
(2)用组合的知识来探讨 的展开式的各项 在展开式中出现的次数(即展开式的各项的系数)
然后,再在这两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
(3) 的展开式是什么?
(4)依次类推,大家能否得到 的展开式?
(5) 的展开式有和特征?(提示:从展开式的项数;每项的次数;从前到后每项中 的次数等方面去探讨)
这五个问题的提出采取设疑的方式层层推进,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由特殊到一般,最终让学生发现规律,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当然,在完成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情况是参差不齐的,这就需要学生深入学生当中,进行个别指导,切实夯实预习的实效性。

2.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努力打造学习型课堂

2.1 为学生创设安全的情感氛围。

一节高效的课堂首先必须是轻松愉快的,是学生愿意上的,因此,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客观规律,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优良、平等的学习环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安全的情感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够轻松地主动学习。具体表现为教师应该与学生加强互动,多说一些鼓励学生的话,让学生觉得自己只要说话,都会得到老师合理善意的指导,他就愿意发言了。

2.2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在高效课堂培训时,陈力作报告时说过:“0到20分钟是高峰,20到30分钟是低谷,30到40分钟二次高峰”,所以,教师要有高超的导课艺术,让学生更快速地进入到课堂中,我个人认为,既然课前有充分的预习,利用预习成果来导课更能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节约时间,还是以《二项式定理》为例,在预习完成的基础上,我一开始就让学生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 的展开式有和特征?并做了提示:从展开式的项数;每项的次数;从前到后每项中 的次数等方面去探讨。
这个设问带有提示,目的是在学生已经探求出 的展开式后,让学生明确回答方向,进一步掌握二项式展开式的特征,使其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真正达到对知识整体上的驾驭。
老师进一步提出二项式系数和展开式的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618jyw.com
通项公式的定义并对其说明
这样,学生便很快速的进入了课堂,节约了时间。
在学生理解了二项式定理之后,紧接着就应该是对其进行应用实战了,我设置了两个问题让学生去完成, 先让学生自己看题,想思路,然后再小组讨论,提高效率,遵循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规律。最后,再进行课堂检测,整个课堂循序渐进,学生一直在积极主动地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时间得到了优化,使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掌握了知识点,初步构建出高效课堂。

2.3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如何讲求学法,摸到窍门、取得成功的经历和体会,使学生感受学法的神效,激发起掌握新学法的积极性。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发问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3.教师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包含“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两方面内容。

3.1 “教”的反思。

“教”的反思是指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是教师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具体到每天的教学工作中,就是及时高效地完成教后记,学后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3.2 “学”的反思。

“学”的反思是指学生不断的监督、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以便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及时的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改进学习方法,学生的反思要形成文字,要有改进的措施。加强师生双方的反思将会使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前进。
新课改下,一节高效课堂的实现,课前要做好大量工作,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客观把握学情,学情主导课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使课堂时间达到最大优化,还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学法指导助推。课后还要加强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