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秋风五丈原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2131 浏览:55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每当读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诗圣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就想起了诸葛亮,想起了巨星陨落的五丈原。作为中国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不论是料事如神,还是“多智而近乎妖”,都让人难以忘怀。
1998年8月26日发行的《三国演义》第五组中的“秋风五丈原”,就是以诸葛孔明仙逝之后仍具有的巨大威慑力,把《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司马懿)”这一闪光的瞬间集中展现在方寸邮票之上,应该是独具匠心的绝佳选择。
“秋风五丈原”邮票的画面上,诸葛亮的木像被用轮椅车推向阵前,羽扇纶巾,那份潇洒、那份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虽死而犹生。簇拥在车旁的蜀军将士,都压抑着悲痛,一个个低眉垂目,满面凄伤。他们全身戎装,列阵拱立,似乎在向诸葛行送别之礼,静寂肃杀的气氛场面,逼得人有点喘不上气来。而蜀军将士们则有泪不能流,因为他们要迷惑追赶而来的司马懿,不能让他看出真相。大道之中黄叶飘落,秋风萧瑟,更让人心中倍感凄凉。当然了,这一画面,带给人的不光是失去一代贤相、绝世英才的悲痛和惋惜,还有一种感怀命运、英雄悲剧而带来的心灵震撼。
这是诸葛亮北出斜谷,发动北伐攻魏的五丈原之战,可以说是诸葛亮对抗天命的最后一战。说他对抗天命,因为蜀国以攻为守,六出祁山,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或功败垂成:一出祁山时错用马谡,失街亭,被迫上演空城计;二出祁山,赵云病故,大军一出先折大将;三出祁山,又是猛将张苞病死,引得诸葛吐血,叹天不助英雄;四出祁山,后方奸臣作祟;五出祁山,李严弄事,因军粮供应不济而谎报东吴兴兵;六出祁山,就是最后这一次。又遇大将关兴病亡,诸葛为之“放声大哭,昏倒于地”。接着好不容易困住司马懿“火烧葫芦峪”,谁知天意弄人,一场大雨救了司马懿。
虽然诸葛亮励精图治,运筹帷幄,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革新了可发十箭的“连弩”,还有运输粮草的如神话般的木牛流马。可此时的司马懿畏蜀如虎,在渭水北岸的三刀岭上,居高临下,营垒高筑,坚守不出,诸葛亮以巾帼女衣辱之也不为所动。于是两军就在这方圆12平方公里的五丈原下凭险相持,百天不战。
最终,天不佑人,诸葛亮积劳成疾,大星骤落。这也是诸葛先生为报“受先帝托孤之重”以及感激“三顾草庐”之恩,日理万机、殚精竭虑、终日劳累所致。五丈理由一代名相诸葛亮而天下闻名,也是一切崇敬爱戴诸葛先生之人的伤心地。这位人称卧龙的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234年秋病死于军营中。司马懿看见蜀军撤退留在五丈原的营垒布置,由衷地赞叹自己的这位老对手:“天下奇才也。”
五丈原位于陕西岐山县城南20公里处,原高40余丈,北临渭水,南依秦岭棋盘山,三面凌空,三面环水,东西皆为深沟,扼褒斜古道北口,据关陇大道南缘,山原相映,水绕将台,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据民间传说:五丈原得名于秦二世到此见旋风刮起五丈尘柱奇观,挥毫写下“五丈秋风原”。还有一说,五丈原地形像五铢钱的五字,原称五状原,后方言中“丈”与“状”不分,误传为五丈原的。
诸葛大军就是在此筑城的,五丈原及其周围,至今仍留有三国古遗迹20余处:有蜀军的中军帐遗迹壑落城,蜀军大本营九龙山;下原取水的古道十三盘,取水之泉的“诸葛泉”;司马懿拜将台;东南10里处的褒斜古栈道的北口斜谷关;火烧司马懿的葫芦峪;渭河南岸的高店镇相传叫魏延城,当年蜀军的前哨阵地;还有斜水两岸,今岐山县安乐、落星两乡,当年蜀军屯田之地。当地农民常在五丈原田地中发现一种铁锅,铸有汉代隶书,老百姓称为“诸葛锅”,应为当年遗物;更远一点的今宝鸡虢镇有蜀仓乡,蜀军屯粮之地。可以说,以五丈原四下瞭望,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发生在1700多年前诸葛亮在此导演的那一幕幕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剧。
后世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五丈原北端建有武侯庙,庙宇坐南朝北,耸峙五丈原头。当地《岐山县志》记载:北庙建于元代至元初年。而元代人郭思恭的《汉丞相诸葛公五丈原庙记》中有“庙自汉至今,千百余年”之说。看来,此庙始建于汉末晋初之际了。
五丈原武侯庙有正殿五大间,置有涂金的诸葛亮塑像,献殿内墙壁上有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诸葛亮的衣冠冢,冢旁有落星亭以及八封亭、钟鼓楼等。而五丈原所在的岐山县,也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周王朝的发祥之地,周公庙出土了大量西周青铜器,因坐落秦岭之南的凤凰山上,有凤鸣岐山传说。在周公庙遗址出土的大量甲骨文字超过了2200个,被列入2008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中国商周考古第一人、北京大学教授邹衡说:“周公庙甲骨文的大量出土,就其学术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而言,堪与上世纪河南殷墟遗址发现相比肩。”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先生穿越千年在向我们咏唱着,他那万古不朽的《出师表》,其慷慨悲壮之情、激越铿锵之声,仍萦绕、震颤于宇宙之间,让人们感叹着,这历史的浪花,何以能淘尽天下英雄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