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断想

更新时间:2024-02-05 点赞:31238 浏览:144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情感的教化陶冶功能

心理学探讨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联系的反映。人的熟悉过程总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反映或体验,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产生和进展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爱憎、褒贬、哀乐、喜怒,无不是情感的具体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即对人的陶冶教化作用,是它本身固有的特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不可忽视也不应被忽视的。人格的教育与知识的传授是如何水乳般的交融,只要翻翻《论语》便不言而喻。以孔夫子这位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教师开始,中国的语文教师便有了“人师”与“经师”之别。《礼记》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语文教师假如只是一个“授之书习其句读”的“经师”是不称职的。真正的“人师”则主张“知行合一”,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受典范人格和高尚情操的熏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以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留意情感的熏陶,唤起人追求崇高的愿望是古往今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天职,也是今天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情意性所决定的。

二、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感动,就是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就是心灵之弦的共鸣。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文学意境本身就是促使学生产生这种认同、共鸣的很好的因素。但由于学生因受到生活阅历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尤其是某些情感因素不明显的课文,常常会阻碍他们情感的发生和进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来营造一个可视可闻可感的效果,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以此来感染学生。著名语文老师于漪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说到:“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只知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学生动情,老师必须先动情。在课堂上我可能是浪漫奔放的李白,也可能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特定的情境,进入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这时无声的铅字就会成了有声有形,令人可闻可见的动情之符。
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过程,某种作用上就是作者情感运动的过程。我国著名作家巴金讲过他在创作中的情感活动。他说:“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随着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可以说,一切有生命力的作品都是倾注了作者真实的深厚的情感。古人讲“质胜于辞,情胜于文”,有鉴于此,作者在写一篇文章时,将会全身心投入其中,让情感的清泉汩汩流淌在字里行间,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以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听过很多语文老师的课,印象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回答得丝丝入扣,但总感到他们是局外人,他们太理智了,他们掌握了这篇课文的中心、线索、描写人物的策略等,但并未被作者所渲染的气氛所感染。在处理教材上,《笑》是冰心先生用词精致、语句优美、富于诗意的美文,字、词、句表层很轻易解决,我感觉最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有表情的美读,情动于衷而形显于外,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加任何掩饰地在学生眼前体现出来。最后师生集体朗读了全文,进入冰心先生的“真、善、美、爱”的世界,思想上也得到了一次升华。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动是一种想象的产物。审美想象可以说是为审美主题在美感世界里翱翔插上了翅膀。有人说联想、想象是情感的伴侣,确实,联想、想象是以情感为动力的,若没有情感的推动,联想、想象的翅膀便难于伸展,同时,联想、想象达到腾飞的境界,又会推动情感的进展,推动教学论文情感的深化,以而激起内心更强烈的情感。刘勰所说的:“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正是指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具备通过语言而幻化出完整形象的审美想象能力。甚至使学生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语文教师固然要用声音来调动学生的听觉,通过画面来调动学生的视觉,但更必须通过唤醒学生的“心觉”来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按各自的审美标准,对作品所塑造的文学形象、意境进行审美再现,以而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动。
《天山景物记》是碧野先生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美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天山奇丽的美景和丰饶的物产,但学生大脑中所产生的意象决不应仅限于作者直接描写出来的,教师应调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意象进行发散和补充,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作品的意境美。才会由衷地为美的景物所感动。在教授此文第一部分时,在完成字、词、句、段等常规知识点外,要求学生把自己以为最能体现美的句子找出来,并赏析美在何处。在此基础上要求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闭目聆听,并尽量想象画面的内容,把各自想象到的,而课文中尚未写出的用语言描述出来。结果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纷纷借助想象的翅膀对美的形象进行了新的挖掘,为这篇美文增添了合乎情理的新的意境。

四、情感是发现的条件

情感又是发现的条件。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以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对一切新的进步的事物布满感情,才能发现新事物,发现新事物身上独特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是生活”的定义实际上肯定了美在现实生活之中和美是活生生的具体事物。罗丹则讲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是讲,对生活无动于衷,持冷漠态度,即使生活昭示的美再丰富,也会熟视无睹、坐而不闻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一个不懂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是无法品味出语文学习乐趣的。但现在所面对的是,学生所学教材其生活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间隔,课文内容无法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勾联起来,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构建课文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之一,初中阶段学生已学习过,读通课文也非常轻易。但就是在这质朴的语言文字后面,在父亲蹒跚地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处处洋溢着父子间深沉的感情。我感觉学生之所以不能领会文章所具有的巨大的艺术魅力,理由在于他们平时对于亲情感知的麻痹与迟钝。我启发诱导学生回忆开学之初父母亲送子女入学情景,节假日回到家里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对古语“可怜天下父母心”展开联想,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读《背影》,他们就很轻易地读懂了平易朴实的字里行间所蕴含着的浓浓情愫。对于被忽视的父母之爱也更加珍惜,也深深理解作品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道理。在去写作有关“亲情”类的作文时,喷涌的情感流淌于笔端,不会再抚掌而叹,抱怨“没有东西可写了”。
如何在课堂上运用“情感因素”,这是一个感性色彩很浓的话题,每个教师也许都有自己的宝贝。但有一点肯定的是,我们必须把培养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的人作为课堂教学追求的一个目标,语文课才会越上越生动,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