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误区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3649 浏览:1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它大大转变了我们的教学氛围和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推动教学论文了师生联系的融洽。但同时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有着着几个误区。

一、重人文性,轻工具性

一直以来,我们以为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然而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弱化了工具性。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还不够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很多引申和发挥,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
笔者很有些担心,这样长期下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将走向另一种悲哀——以小学到初中,学生基本的语言不足都不能过关。

二、以“问”代“灌”,牵着学生鼻子走

在课改实验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复有着,但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产生了。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有时甚至一问追着一问。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不足,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
“满堂问”的教学,实在质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计好的答案为终极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实在仍然是一方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阅读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课堂提问的终极目的是激发学生思索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以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但是我们的提问不要太碎太杂。为此,教师设计不足时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覆盖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索与探析。对于文本而言,要是涵盖文章整体的主不足,如《雨后》中“雨后广场上出现了怎样的景象?”这包括“一群孩子在广场上如何戏水等等”,这样的不足既立足于文本,又关照了学生,学生顺着这一问既能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又能引发自身的探讨意识,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一堂课有这么一两问就足够了。这样一来,课堂上不再是烦琐提问的干扰,而是一种多元的、布满生气的交往对话。

三、没有实效的热闹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生机盎然。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即是丰富收获?我们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的活动时,常看见教师们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
一篇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策略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然而,就语文教学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条件。就文本与活动的联系而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假如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革新教学论文出花样,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
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然而,专心、仔细地阅读却是语文学习获益的根本所在。一篇课文,能够读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感受。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是我们当前使用新课标中必须认真对等的不足。

四、课堂教学中“务虚”

很多教师为了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采用了新奇、灵活的教学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着一定的不足。
比如课堂上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自不用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形式上的倾向。最明显的体现是:教师提出不足,然后一声下令:“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只是在那里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为什么提倡将讨论引进课堂?理由之一就是由于讨论是提高学生积极性、自主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只要学生讨论了,“介入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没有排挤。只要学生“有效讨论”了,这节课的教学才真正具有作用。什么叫“有效讨论”?首先它得有一个适当的主题,其次,讨论得有一个大致完善的过程。任何一个过程的完结都是需要时间的,对于一次讨论,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没有固定的指标。但是,一节课的讨论时间不够肯定是行不通的。
讨论是不是教育资源?我以为是。是谁的资源?既是学生的资源,也是教师的资源。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激起学习的兴趣,受到不同的启发与教育,以不同的角度充分理解教师对课程的讲授。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以学生的讨论里发现新的不足,完善自己对学生的引导。显然这是一种天生性资源,一种不可再生的一次性天生资源。所以教师必须走下讲台介入学生的讨论,去倾听学生的发言。
所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不足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索时间,同时也要介入其中。
其次课堂务虚体现在:(1)目标的不落实。前面我们提到了语文课堂轻“语”,就是我们忽视了语文基本知识的教学,如识字教学、词句积累及其运用等等,都难以落实。(2)评价的不确定。教师对学生介入的评价、反馈,没有实质性的评价。而大多仅仅是笼统的赞扬,它无助于学生熟悉自我,建立信心。
语文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不能为了“立”而求新求异,不能借革新教学论文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处理好课改中的诸多不足,会有利于新课程的健康迈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