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度”把握

更新时间:2024-03-02 点赞:31616 浏览:1451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要讲究“度”的。所谓“度”是“适度”的意思,就是要恰到好处,也就是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众所周知,“度”说说是轻易明白的,可要具体把握起来却十分困难。作为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有自己坚持不懈的追求。要想课堂效率高,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注重一个“度”,尤其是语文这门弹性极大、结构相对松散的课程的教学,更应如此。笔者以为课堂的“度”应当包括“容量、节奏、主导”三个方面。一堂课应安排多少内容,完成哪些任务,让学生掌握到何种程度,将这些内容、任务、程度作怎样的切割、组合,使学生的心理适应这种安排,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怎样引导才能使学生进入角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上每堂课需认真对待并且要扎实解决的。因此,认真探讨课堂教学的“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一些粗浅的熟悉。

一、容量适合,保质保量

课堂教学应有一定的容量。课堂容量就是指一节课所安排的知识量与能力练习量。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在某册某单元某课文直至某课时所应传递的知识量,应形成的能力层级;二是学生在这一册这一单元这一篇课文直至这一课时能接受的知识量,能形成的能力层级。以以上浅析可知,一堂课容量安排应考虑两方面因素:国家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时代需要制订出的教学大纲和作为知识承受者与能力形成者的学习主体——学生。教学大纲是纲领性的,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只是在能力层级上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要求有所区别。而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是确定容量的活性因素,所以在安排本课内容时,在不违背教学大纲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即学情。例如,对初中所学记叙文而言,所选课文及安排的单元读写教学要求是逐渐加级提高的,假如学生的语文功底较厚,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学生就满足不了,这时不如将未学的有关记叙文的知识提前穿插到各单元教学中去,让学生对这种文体有一总体印象,他们在记叙文的读写练习中形成能力就会更便捷;反之,则必须按部就班,有时还需降低要求,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交汇中不断扩大、了解记叙文的有关知识系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又如,某单元按常规需八课时教完,但因学生接受这课知识量有困难,形成能力慢,那就不能强人所难,跨越学生的实情而只顾机械地“完成”任务,这时必须停下来,认真摸清学情,再据此确定新的单元教学案例。假如学生通过自学,对某些基础知识或层级能力已解决,教师就不能再按老套路教下去,也必须重新调整布局。
我们在确定一堂课的教学容量时,应充分留意到以下一些:一是整体把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的具体分布,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切割就能随心所欲;二是弄清每单元每课时的重点、难点,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明了各相关单元、各课时知识的衔接与过渡,避免重复,以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四是要符合学情,一般而言,以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为基准,偏高偏低的学生又能兼顾。这样,整堂课就轻易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全体进展的目标的实现。

二、节奏适当,张弛有度

课堂教学应有一定的节奏。课堂节奏指一堂完整的课所形成的发生、进展、、结束诸环节的节拍快慢、时间是非,对本节课容量分布并及时处理的张弛度,以及教师的语速语调。确定课堂节奏首先要顾及本节课的容量和学生对这课时知识及能力练习的可能承受力,不然就会出现想快快不起来,想慢慢不下来的尴尬局面。在教学实际中,教师的主观愿望与课堂效果相悖的现象是急风暴雨式的,课堂结构极为局促,教师恨不得在一节课内将自己的知识全部倒给学生,说话如打机关,重点、难点无法凸现,学生也就只能在盲目的亢奋中分不清轻重强弱地度过一节课;还有的教师的课堂则是“慢三步”式的,语调平缓,课堂结构松散,没有明确的中心,难易深浅不分,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上述两种课堂都是节奏把握不准所致。与此相反,有些教师的课堂则快慢有致,张弛有度。如何开讲,如何过渡,何时将气氛推向等设计公道,他们在教学中不仅把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体现在语速语调上,而且还体现在对时机的把握上。他们对一堂课的知识量、能力练习点的切割分布颇有讲究。学生该自己掌握的、通过教师指导能掌握的、将所学知识加以练习巩固以形成能力的,各占多少,分配公道。
简单地说,节奏不足主要是速度不足,速度有快慢之分。现在我们的“讲”应快,应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但我们反对一味地求快,当然也反对少慢差费的慢。所谓快与慢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有时慢正是为了快,为了快的慢不仅不能反对,有时还要提倡。由于一味求快,超越了学生的承受力,学生就来不及思索、咀嚼、消化。教师所讲的,就不能及时巩固,一阵风似的,如水浇鸭背,知识无法在其脑中留下印象。教师一厢情愿的快,不能使学生在喜、怒、哀、乐、怨、思、味上与教师达到和谐,产生共鸣,这个快也就失效了。当然,也并非越慢越好,一味地慢,课堂就不会产生与兴趣,学生求知的之火很快就会熄灭,长此以往,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就会消失,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但有时所讲知识较深较新,难度又较大,学生由知识到能力有坡度,这时就不能不慢下来,慢就是稳扎稳打,为的是稳中求快,否则,学生的知识链就会出现脱节,赐与后的螺旋式提高留下隐患。此外,快不如慢好,慢是夯基,是一种特殊的快,其必然结果一定是快。
确定课堂节奏必须以充分明了本节课容量与学情这两个决定性的因素为条件,使一节课诸环节的“发生”蓄足底气,“进展”势头强劲,“”兴趣盎然,“结束”照应升华,让学生以中感受到快慢难易、轻重强弱、错落有致的美味,抑扬抑扬的韵致。那么,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率的提高就不言而喻了。

三、主导适度,恰到好处

语文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要讲得少而精,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但这并不即是干脆不讲或讲得很少,甚至那些有难度的课文也不作必要的讲解,语文课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和“满堂转”,课堂上的收获反而不如课改以前。为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授受”与“探究”两者之间的辩证联系,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合适的“度”。怎样才算合适?这要依不同地区教育进展水平、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学生的语文水平而定。水平较高的学生探究能力强一些,教师就可以少讲,反之就应该多讲。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千差万别,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笔者以为还是应该重视授受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每篇课文总要有教师的一些精心讲解。特别对于课文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给学生讲深讲透。教学方式也要灵活变化,有些课文,可以学生探究为主;有些课文,则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节课可以用授受式,那节课可以用探究式,决不可机械地规定每节课教师讲授不得超过多少分钟。假如课堂45分钟听不到教师的一两处出色讲解,那就很难说是一节好课。同时,我们绝不能以课堂气氛活跃与否和学生是否有兴趣作为衡量一节语文课优劣成败的标准。

四、整合资源,延伸拓展

语文教学中常常有着这样的现象,当学生听到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不足时,听课的留意力就会更集中,由于这时候他们觉得语文离自己很近;当学生被要求调动以前的知识积累去学习新知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由于他们发现新知与旧知是有联系的。但是,现实中的语文课总让学生感到语文离生活很远,教师也不愿意联系生活,由于他们以为这样轻易离题,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也无力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由于他们本身缺少融会贯通的能力。语文教育被长期极端功利化,让人觉得语文除了为考试升学,别无他用。学习语文的首要目的是生活,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也是生活。新世纪语文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一大贡献,就是夸大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夸大重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事实证实,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满堂皆活;离开生活,语文课堂就成为一潭死水。
语文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语文本该是各门学科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最有人文色彩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遗憾的是,多年来语文竟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这跟语文被严重功利化有关,课堂上教师不敢也没能力对有关学习内容进行恰当的延伸拓展,语文的视域打不开,局限于一方狭小的空间。笔者以为,理想的语文课,教师可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把生活之水和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以丰富教学内容;或引导学生就某一学习内容生发开去,把语文学习以课堂延伸到课外。这里我总结出课堂教学延伸拓展的两种方式: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前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显示教师功底;后者可以让学生加深课内所学,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的不足——基础知识和基本练习的“度”、课程容量和学生的可能承受力的“度”、教师讲授和学生介入的“度”、联系生活和延伸拓展的“度”,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这些“度”的标准是看学生的学习是否积极有效。
(作者单位:开化县第二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