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34647 浏览:1589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内容。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热情、兴趣、感触等内心体验;态度,既是指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还指由此而升华到的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价值观,是指对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总的看法。从情感到态度再到价值观,是低级到高级的三个层次,是不断地由外显到内化的过程。高中历史教学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重点涉及的内容,本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了目标建构,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是引言部分,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实施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二是依据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进行了具体的目标建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国际意识。三是阐述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四是对高中历史教学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综述以及可行性研究。【关键词】: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学历史教学
【论文提纲】:内容摘要2-3Abstract3-6一、引言6-8二、历史新课程改革研究回顾8-10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和具体实施10-31(一)审美观教育11-191、审美观教育的含义和内容11-121.1作甚“美”111.2作甚审美教育11-121.3审美教育的内容122、审美教育的意义与作用12-142.1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获得“真”和“善”132.2优化非智力因素13-142.3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143、审美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14-193.1历史自然美14-163.2历史行为美16-173.3历史艺术美17-183.4历史科学美18-19(二)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教育19-241、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含义19-201.1独立性19-201.2突破性201.3超越性202、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教育的意义20-212.1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20-212.2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完善其人格213、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21-24(三)心理素质教育24-281、心理素质教育的涵义242、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24-262.1适应时展的需要24-252.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52.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25-263、心理素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26-283.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63.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26-28(四)国际意识教育28-311、国际意识的含义28-291.1宽广的宏观意识281.2开放的心态与意识281.3理解并遵守共同的国际准则28-292、国际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29-302.1适应时展潮流292.2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9-303、国际意识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30-313.1培养宏观意识303.2培养开放的心态和意识30-31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31-331、对教师的要求31-321.1提升教育教学理念31-321.2改变教学方式321.3加强师德修养322、对学生的要求32-332.1提升思想境界322.2学习方式的改变32-33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评价33-34结语34-35注释35-36参考文献36-37后记37-3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