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两级浅议高职院校科研校系两级管理题目

更新时间:2024-03-14 点赞:5330 浏览:14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职院校科研校系两级管理是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文章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科研校系两级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对高职院校实施科研校系两级管理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对高职院校推行科研校系两级管理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模式;校系两级管理
1672-5727(2013)09-0049-02
科研校系两级管理是一种不同于高校传统管理方式的新模式,最早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顾名思义,科研校系两级管理意指科研管理重心下移,科研管理权力下发,使系一级有一定的科研自主权、管理权,校系两级共同参与学校科研管理。本科院校因建校时间较长,学校规模较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管理模式相对成熟,有很多高校将此模式深化扩展到“校院两级管理”层面。但高职院校因普遍建校时间较短,科研量相对较少,很多学校仍沿用原有的管理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模式。因此,就高职院校而言,科研校系两级管理是一个新概念。今后,随着高职院校内外发展的需要,科研管理模式的变革也势在必行。如何正确理解它、看待它,已是摆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
高校科研校系两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科研校系两级管理模式在许多本科院校运行已久,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仔细梳理高校科研工作,可划分为十大块:科研规划、信息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学术活动、科研统计、档案管理、研究机构管理。科研校系两级管理的内容划分也主要围绕这十大块分割而成,详见表1。各高校的区别主要在于校情不同,划块时内容的选择和比例控制不同。科研处作为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职能处室,直接代表学校行使科研管理工作;系一级实行科研主任负责制,下设科研秘书,负责系里科研日常事务性工作。
高职院校实施科研校系两级管理的利弊分析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正如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研校系两级管理模式也常常呈现出“双刃剑”的特质。一方面,权力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可以使系一级发挥自己特长处理事务,各系有自己的权力和责任,更有利于系一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且,对于科研量大的学校,能明显减轻学校的压力,使管理更有效、更便捷。另一方面,两级管理后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财力的投入,如果学校科研量少的话,往往会造成资源浪费、程序繁琐,无形中增加工作流程。对本科院校而言,因日常科研工作量较大,实行两级管理,进行充分的授权和分权,构建重心向下的管理模式,使管理控制在有效幅度内,其利远远大于弊。但对高职院校而言,在日常科研工作量不大的情况下,如全面推行科研校系两级管理,则可能会呈现出利弊各半甚至弊大于利的局面,详见表2。
对高职院校科研校系两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正确认识,积极面对 高职院校自建校以来,经过初期的规模扩张,现已基本完成量的发展,目前正进入质的改变阶段。实事求是地说,在学校发展初期及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集中管理模式在政令统一、集中力量、统筹兼顾等方面确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一模式对学校前期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学校发展,随着高职院校科研量的积累和增大,科研处不可能做到包罗万象、面面俱到。长期集权的状态会使管理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最终使学校领导与科研处陷于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无暇顾及长远的、深层次的问题,本该作为关键来抓的战略规划、指导、协调、监督、考核等功能被弱化或流于形式,而系一级只能被动地落实上级精神,没有自主权。长此以往,学校科研工作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因此,作为校领导和科研管理者,首先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积极面对新的事物、新挑战,及时更新管理思路,冲破习惯定势的羁绊,勇于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开创学校科研管理新局面。
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高职院校在推行科研校系两级管理模式时,不能完全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大规模地去铺开,过于激进的作法不仅无法收到预期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可能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和校系两级矛盾。在具体推行过程中,应结合学校情况,因地因时制宜。首先,要在综合考虑学校特色、师生规模、专业设置、管理人员数量与素质、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等因素基础上,尤其是真实地衡量学校科研现状、系部建制现状后,确定是否要推行科研校系两级管理。在确定时机成熟的大前提下,遵循权力下移的渐进性原则逐步推进。在最初的起步阶段,由于思想观念滞后和管理人员缺乏的原因,可以在信息管理、人员管理、经费管理、学术活动、科研统计等方面试运行;在项目管理上,可以由科研处承担校外纵向课题的申报管理工作,由系里承担校级课题和横向课题的管理工作,通过校系两级不断沟通、磨合,使系里在科研管理方面积累经验和提高运作能力,从而奠定科研校系两级管理的基础,进而完成由尝试到推广的目标。
校系两级合理的权责划分 高职院校实行科研校系两级管理模式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学校和系之间权力和责任的划分。哪些该分权,哪些该集权,校系两级分权到什么程度合适,校系各自承担的责任又是哪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参考模式。但校系权责划分时总的原则是:权力与责任相一致、集权与分权相统一。在设计两级管理模式时,应尽量避免责大于权或有责无权的局面,合理制定科研两级管理方案。从总体上看,学校应保留的权力和责任以宏观决策与管理服务为主,科研处的职能应该由直接控制管理转变为间接调控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管理方式由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而系一级管理应该由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突出各系对科研工作的微观操作能力。通过学校与系相互协商,明确系的责任并配以相应的权力,然后通过正式下文的方式明确双方的权责,以利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财权的下放是必须且首要的,只有系里拥有科研经费使用的审批权,才能有效调动各系的积极性、主动性,各项管理工作才能逐步跟上,并真正落到实处。 科研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管理创新常常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创新,信息技术的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618jyw.com
灵活运用可以极大地推动管理创新。科研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科研考核、年度统计、网上办公等科研业务于一体的综合系统,主要服务于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各系部科研秘书、科研管理人员及校领导等,其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有助于实现决策依据科学化、资源配置最优化、管理工作协同化、工作流程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化。近几年来,科研管理系统已在本科院校中广泛应用,高职院校也在跟进中。今后,高职院校如要实施科研校系两级管理,系里势必要掌握本系全体教师的基本科研数据,原有的一级管理中系里对科研情况的混沌状态将一举打破。这就迫切需要科研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尤其是一套适合本校校情的科研管理系统的普及应用,将成为科研校系两级管理的助推器,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明晰的考核机制构建 高职院校科研校系两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有前期的工作铺垫、管理办法的制定出台,更需要后期有一套明晰的考核机制去评价它,如此才能有生命力和持久性。在制定考核机制时,应结合学校实际,既要对校系两级管理内容有量的考核,又要有质的要求,绝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学校可将主要的任务列成目标考评指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系相关利益直接挂钩,有功必奖,有过要罚,以起到激励警示作用。如学术活动的开展,以年度为考核期限,对学校和系层面所要完成次数、规模、级别各有要求,通过细化指标,以目标设定来驱动校系两级共同完成任务。当然,在试运行初期,因经验缺乏,考核内容宜粗不宜细,但随着时间推移和管理模式日渐成熟,考核内容也应逐步明晰起来,相应地要做出合理的调整,使校系两级在科研管理工作上目标更清晰、方向更明确,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科研校系两级管理对高职院校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对此,我们应本着吸收、批判、继承的态度去正确看待它,使它能为我所用,用有所获,最终使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更富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郝婧,吕永清.高职院校实行两级管理的实践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60-61.
王娟.加强院校两级科研管理 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质量[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2):28-29.
[3]肖正学,董发勤,陈昌霞.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4):9-10.
[4]黄享苟.深化高职院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4):30-32.
[5]寇宝明.高职院校校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35):11-13.
[6]顾健.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的三个突破[J].教育与职业,2009(2):41-43.
作者简介:
宋嵘嵘(1976—),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科研管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