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我见诗歌鉴赏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12827 浏览:561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诗歌鉴赏是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在考试中失分较多,复习时收效甚微。其实,文本年年不同,题型大致相似,诗歌鉴赏是有方法可循的。
关键词:诗歌鉴赏;题型;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试题中的“保留节目”,十多年的薪火相传使得这一考查形式日臻完善。然而,从每年的高考来看,诗歌鉴赏一直是语文卷中失分最多的题目,平常复习也是耗时较多,收效甚微。很多学生对此深感棘手。其实,题目看似年年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近几年来,江苏卷对古诗鉴赏的考点要求一直未变,一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备战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不需要题海战术,只要把前几年的高考题做一遍,通过做题来掌握鉴赏的题型,体验鉴赏的方法,这样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结合近几年的学习研究和教学体会就一些鉴赏题型谈谈相应的鉴赏方法。
题型一:鉴赏景物描写
例诗: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令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问题:
赏析本诗在写景上的妙处。
方法指导:
赏析写景诗可以立足以下角度:景物的层次感(即远近高低等)、动静、虚实、大处着墨、工笔描绘、感官角度等。如果题目还要求回答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那还要熟悉古诗词里常见景象和情感的关联性。如“风”“霜”“雨”“月”“笛声”“杨柳”“长烟”“落日”等,这些景物多是表达离愁别自考论文www.618jyw.com
绪之苦、戌边征战之难或是被贬谪之愁等内涵。
参:
1.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
2.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
3.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象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
4.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写当时的离别之景。
题型二:结合诗词内容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诗: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问题: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
大体答题结构是:本诗“描写了……表达了……”,然后再用“通过……抒发了……”的句式总结。要在考前准备一些有关感情类的词备用。当然,作答时不能光空洞地写出词语,一定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说出作者的情感。
参:
描写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地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题型三:分析托物言志类诗歌的思想感情
例诗:
题榴花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绎英。
问题:
诗歌的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方法指导:
先答表层,即对事物的感情,再答深层,即由事物所引发的对人的感情。对此诗而言,先答对榴花的感情,再答对自身的感情。
参:
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借此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叹。
题型四:分析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例诗:
望译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注】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往来鞍马间,写下《使东川》一组绝句。白居易曾写了十二首和诗,《望驿台》便是其中一首。元稹夫人韦丛住在长安靖安里。
问题:
本首诗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方法指导:
表达技巧是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等。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渲染、烘托、铺垫、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面描写结合、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值得注意的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乐写哀、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也属于表现手法的范畴。
作答时,不能只答这些空洞的概念,一定要结合诗词的具体内容。如比喻,要答出用什么比喻什么。
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先找出修辞手法,要答出修辞名称、具体运用、表达作用或效果。再找表现手法,同样要答出表现手法名称、具体运用、表达作用或效果。有想象的一般就要涉及虚与实的问题,其他表现手法较容易看出。
参:
1.对仗与比喻。一二句巧用对仗,使诗文形式整齐、音节顿挫。“柳”喻“留”,隐指闺妇情愫如柳丝不绝;“花”喻“妇”,隐指妻子韶华流逝如落花随风而去。
2.情景交融,以物衬情。闺妇见“柳”丝柔长、柳色萋萋,思念宦游人;宦游人见“花”飞遍地、满目凋残,遥想妻子独守空闺、盼夫归来。写尽花柳伤春意,烘托两地相思苦、惆怅情。
3.以虚写实。闺妇看“当窗柳”遥思宦游人,宦游人见“扑地花”远想闺妇,两种思念皆是诗人想象描写,却真切动人,收“实”之功效。

4.从“双方”同时写起,即“居人思客客思家”,感人至深。题型五: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

例诗: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晓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题:
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方法指导:
语言特色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等。具体步骤为:

1.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诗歌语言特色。

2.用诗中具体词句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
此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晚归浣女,泛舟渔人等,都给人诗一般的境界,把秋天写得清新迷人,一反悲秋的格调,表达了作者对无忧职称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无虑的田园生活向往的情感。
题型六:炼字型试题
例诗: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
有人认为,“看”字看似普通,实际上特别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作者的形象。你的看法如何?
方法指导:

1.解释此字在诗中的含义。

2.结合语境想象此字所在句所绘的景象。

3.说出此字在全诗思想内容方面的作用。

参:
我同意这种看法。“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人肝肠寸断。我们好像看到了主人公泪眼汪汪,想去又不舍离去的形象。只“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离别之愁。
题型七:比较类试题
例诗:
登鹳鹊楼
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鹤楼
畅当
迥林飞鸟上,高出尘世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问题:
你认为哪一首《登鹳鹊楼》写得更好?为什么?
方法指导:
比较两首同题诗或同题材的诗,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看是否虚实结合。“虚”指诗中应有神奇而又合理的想象成分,或者由一个平实的现象引发出一定的哲理来,或者从事物的外在而写出其神韵。如果就物论物,或者就事论事,这样的诗就写得太板、太实,写得不够大气,不够开阔,意境不深远或者情趣不足。
说其中一首诗写得好,或者说两首诗写得同样好(是容许这样作答的,除非命题特别指出一好一差),一定要自圆其说。
参:
王之焕的诗写得更好,因为它不仅写出了在鹳鹊楼上所见的壮阔景象,而且饱含了登高望远的人生哲理,境界更加高远。
从眼前来看,诗歌鉴赏在高考试卷中是举足轻重的;往深远处说,诗歌是引导学生认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感悟骚人墨客的人格魅力、陶冶个人情操的最佳载体。因而掌握诗歌鉴赏方法,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目的答题思路、答题方法,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举一反

三、以不变应万变。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练塘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