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学以致用 点石成金写作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10699 浏览:44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文讲究厚积薄发,犹如建造楼房,一块块砖堆砌而成。而这一块块砖构建作文的素材。素材的积累,即使有巧妙的构思、华丽的语言,也如“无米的巧妇”,写出的作文也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学生总感叹素材,无话可写,却对身边的语文课本视而不见,以未那为己所用的一座宝藏。
其实,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绝大课文,久经考核的名篇,内容,题材广泛,文质兼美,是可供无限挖掘的素材宝藏。能挖掘语文课本作文素材资源,将会为写作平添一抹亮色。那么,如何就地取材,将课本“宝藏”信手拈来,学以致用呢?

一、采撷众长,聚沙成塔

语文教材课文题材不一,内容繁多。要做到慧眼识珠,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要静下心来,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筛选,逐步积累。在采撷众长,提取精华的中,我教给学生两种策略。
1.批注
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策略,文学鉴赏的形式,它用简洁的语言阅读者的感悟、品味、欣赏,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在积累课本素材的中,要学会梳理素材,勤于深思,作好旁批,看看素材适合哪类话题,还加上的读后感、评点等。思,悟,素材运用才会显得多姿多彩。
例一:冰心《荷叶母亲》。“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批注: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护。
例二: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我看见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的坟前。”批注:“我”要为“我”的家乡战斗到底,哪怕流尽“我”一滴血,死也要故乡的解放。体现了作者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
2.整理
课文素材包罗万象,我在平日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作文素材的类型去搜集。比如人生、理想、诚信、亲情、友情、爱国、思乡、自然景物等,让学生将所学课文,随时归类整理。在这些整理内容中,光“思乡”,初中三年积累下来,数量就很可观。只要稍微用心,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就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二、学以致用,点石成金

积累素材解决了“写”的不足;如何解决“怎么写”的不足,还需“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要活用教材、妙用教材。

1.随堂练习,小试牛刀

数学生一到作文课,就嘴咬钢笔杆,眼望天花板,愁眉苦脸,无话可写。写作与语文学习割裂开来,到作文课的时候,才把它当做一件艰巨的任务来完成。既然语文课本是一座素材金矿,就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随堂训练,学以致用。
比如,学习了七年级上册《诗两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我当堂让学生以“感谢您,妈妈”开头,写小片段。刚开始我都没提醒,由学生自由发挥,结果数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大都空洞无物,平平淡淡。见此情景,我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刚学习过的教材资源,将课本素材运用到练笔中。很快效果就显现出来了。摘录两则如下:“感谢您,妈妈!有您的精心呵护,我如泰戈尔笔下的那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沐浴着阳光,绽放我美丽的花瓣,追您的身影,快乐、无忧!”“感谢您,妈妈!您是冰心笔下的荷叶,宽容、无私。朗日下,您为我遮挡炎热;风雨中,您为我撑起一片明净的天空。”文字虽稍显稚拙,但字里行间已有了活色生香的韵味。

2.巧用素材,点石成金

巧用课本素材,作文别有洞天。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将学习语文知识与写作紧密联系。除了让学生经常做批注,将课本素材归类整理随堂片段训练外,还一系列“如何运用课本素材”的作文专题训练,将语文课本所学内容运用于作文中。
在一次作文专题训练中,命题作文《有你》,学生引用所学诗文的习作就颇见功底:
有你——古诗,我学会了如何做堂堂正正的人。
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我读懂了人生的作用;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我读懂了尊严的价值;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我读懂了人格的真谛。以这句用血和泪书写的诗里,我终于领悟了“人”字的含义。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