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34611 浏览:1581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教学一定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科学内涵,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要适时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一种责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27-0133-02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一种责任。笔者以为,《细菌的启迪》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入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教材,应该就是为了实现新课标指出的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的。因此,教读这篇课文就不能只停留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上,而应该不失时机的深入挖掘教材的科学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就这篇文章来说,笔者以为,应以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细菌的“退化”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

细菌的进化似乎都能理解。初中七、八年级的生物课本,甚至是在前几版的“生物课”教材,都告诉学生生物是进化的。然而,《细菌的启迪》的作者告诉我们,细菌不仅要“进化”,而且在物竞天择、适者存活的“天理”下,不得不采取“退化”的策略。这真是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啊!但作者却说:“宇宙间不有着生物必然进化的道理。”任何生物只要每“进化”一步以后,都会面对两个选择:一是可以进一步“进化”,使其结构变得更复杂。二是也可以“退化”,使其结构变得更简单。因此,细菌固然是“生物界的元老”,有35亿年的历史,但细菌就是在生物的不断“进化”中“坚守”自己的“退化”,或者保持自己的“原状”,才使细菌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够很好的存活下来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细菌的启迪》的作者之所以能够对细菌有这样全面、本质的熟悉,是由于作者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思维策略。特别是关于“退化”的见解:“可以通过进化去适应,为什么不可以通过退化去适应呢?为什么在大自然中进步是一定的,为什么保持原状就不行呢?为什么退步就不行呢?”这是很能给人“启迪”的。
在课堂上,笔者就捉住这个“点”,启发和引导学生说:我们熟悉我们身边的客观世界,也要像《细菌的启迪》的作者那样,不仅要看到事物(细菌进化)的一面,还要看到事物(细菌退化)的另一面,或者不仅要看到大家(或大众)都看到的一面,还要看到大家(或大众)都看不到或被忽视的另一面。这样才能获得对事物更全面,更客观,更本质的熟悉。只有这样不断地有意识的“逆向”思索和熟悉,我们的思维策略才能得到不断的培养,科学精神才能得到不断的熏陶。同学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二、细菌的存活方式与国家粮食安全

这个小标题同学们看起来会感到很奇怪。细菌的存活方式与国家的粮食安全有什么相干呢?这又与我们学生人文情怀、科学素养的培养有什么关联呢?但很多时候,事物的相互联系不建全是以直接的方式出现的,可能会是以间接的方式显现的。由因寻果或由果求因有时也可能会得到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细菌的启迪》的作者说:“人们以为使用抗生素一段时间,细菌通过个体的适应,渐渐产生了抵抗力。实在不然,细菌有很宽的谱系,抗生素能够消灭大部分细菌,但总有少数细菌自然就对抗生素有抵抗力,因而存活下来。由于细菌繁殖极快,这少数细菌很快就会进展成为一个新的庞大的群体,它们的后代继续其先辈的品质,统统有抵抗力。繁殖就是基因复制,而复制几乎没有完全忠实的。生物的双性繁殖每生殖10万个个体时会产生一个变异。”这段话是说:不是人们使用抗生素一段时间,细菌通过个体的适应,渐渐产生了抵抗力,而是说细菌有很宽的谱系,有少数细菌自然就有抵抗力。并且说在生物的双性繁殖中,每生殖10万个个体时就会产生一个变异。就抗药性而言,10万个个体中有99999个都没有抗药性,只有一个是有抗药性的。这些话能够给我们些什么“启迪”呢?细菌的这些生物学特性对我们的粮食生产有什么有益的鉴戒呢?在由因求果的曲折过程中能否有助于同学们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呢?这些疑问的答案一定是有的,而且是肯定的。
就“细菌的谱系很宽”来说,我们能不能类似的想像出我们的粮食作物中的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它们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是一样的吗?为了解决未来社会对粮食的需求,怎样才能对粮食产量有一个很大的突破呢?用《细菌的启迪》给我们的启迪,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或许能有所突破。
在小麦的良种培育上,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小麦育种专家大都是根据OttoFrankel的《作物育种的论述》,用转变植株各部分性状的策略——即提高籽粒在干物质分配中的比例来提高产量。这种育种论述,确实给我们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产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就目前来说,这种论述的经济产量已达到了巅峰,甚至走向了极限。而高光效育种,至今还没有多大的突破。这里所说的“高光效育种”是指提高光合效率的一种育种策略。据植物解剖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光化学等原理,一般小麦的叶绿体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有3个碳原子参加,称这种植物为“碳3植物”。占有关资料显示,它的光合作用的效率只有0.003,其产量一般在300到800公斤。
根据《细菌的启迪》说的细菌具有“谱系宽”、会“变异”的生物学特性,同样的道理,小麦也应该有这样“宽的谱系”,也会在双性繁殖时的基因复制过程中发生“变异”。在小麦的“谱系”和“变异”中应该有4个碳原子介入光合作用的植株。占有关专家测算,含有4个碳原子介入光合作用的小麦叶子的叶绿体,其光合效率可能会是普通小麦光合作用效率的10倍,会达到0.03。他的论述产量可能会达到2000~4000公斤。假如我们能用传统的策略找到这种碳4小麦植株的“谱系”或“变异”,就能把我们的“启迪”或者是“推理”变为现实。那么我们国家的粮食甚至世界的粮食不足都会得到彻底解决的。这个结论,听起来是多么让人感到振奋和向往啊!
基于种种考虑,笔者这样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不知道在对“细菌的存活方式与国家粮食不足”这二者联系的探究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有什么感受。老师以为至少有两点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应注重思维策略的自我培养。联想、想像这些心理、情感品质的培养。二是要有高尚道德的自我修养。要把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与社会现实、国家命运相联系,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为民的人文情怀。老师为什么会引导同学们由细菌的存活方式联想到国家的粮食不足,就是希望同学们能修“大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真正成为未来社会建设的有用人才和革命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啊!
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既没有时间也缺乏实现这个结论的手段和条件;作为学生,就目前来说,要实现这个结论更是不可能的。但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就这个不足的提出来说,也算是对目前中国教育革新教学论文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次尝试吧。总之,语文教学任务既繁重又作用非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