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4678 浏览:122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教学中,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评价语文课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如何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以下几个步骤:

1.让学生读

语文实践能力中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朗读能力。语文教学中,假如离开朗读,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气。以朗读课文中,学生可以得到信息,并由大脑加以整理归纳,以而提高学生的思索能力。在诗歌与文言文教学中,特别要夸大“读”的作用。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读,学生试着感受诗人的感情,体味诗歌的意境美,把握诗歌的音韵美所在。

2.让学生想

语文课并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的传授,而是在这种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语文课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语文学习策略,做到举一反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在有限的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学会思索。

3.让学生讲

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学生说话的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直接联系到其交际能力的提高。科学探讨表明:“多讲话使人灵感涌现和增加创造力,以而变得聪明。”实验证实,当人在说话的时候,人的大脑是最活跃的,视觉、听觉、语言神经中枢完全被调动,使大脑神经元活动变得复杂,以而增强脑的活动能力,脑神经系统得到加强和完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敢说、能说、会说。

4.让学生交流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得”,程度好的学生带动较差的学生,以而使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都说明,在交流讨论中,人人都会有所得。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索能力,拓展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握。老师在提出不足时,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共享,然后再综合各小组的交流情况进行归纳小结。

5.让学生演

让学生演是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策略之一。这种“演”可以使学生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造,才有可能“演”。对于文言文教学,这种策略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好办法。记叙性文言文,多包含有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可将这些历史故事改编成课本剧,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种改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

6.让学生写

语文教学中,有一块重要基地——写作,这也是语文能力之一。作文课历来为学生害怕,总是反映没什么可写,不知道怎么写。为了让学生喜欢写、愿意写,就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渗透“写”这一内容。不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文言文,让每类课文教学都含有“写”这一要求。读后感、仿写都是很好的形式。天天要求记些精美文段、成语等,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积累点滴,方能下笔如有神。

7.让学生小结

这一步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步骤。传统教学中,多为老师总结,事实证实,这种方式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自己小结,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使学习过程更加完整。如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文章主旨、诗歌主题,都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结,以而达到提升能力的效果。
语文老师是语文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真正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天地,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林甸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