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21235 浏览:95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立足文本,展开对话

“阅读是一种体验,……对话型语文教学允许学生的误读,允许其保存个人公道的‘多元解读’。”[3]对话论述的引入,无疑使语文教学摆脱了教参和教案的束缚,教师不再是“独白”式的教学,而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文本作用的构建。文本总是传递着作者一定的意愿,任何一篇文章,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总是凝聚了作者一定的价值追求和审美趣味等,并期待着与读者产生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以而激发共鸣的愿望。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指出:“阅读必须以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为条件,在这个条件之下,才谈得上让学生来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课文的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以文本内容为条件,展开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文本是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则是阅读教学中对话良好地展开的条件和基础,只有当教师对文本进行正确、深入的探究和理解,才能够一步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个性化的解读。文本或许有作者最初赋予它的作用,但好的文章往往有作者自己都没有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隐含的作用,这都有待于读者以不同的角度去揭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正说明文本恰恰掌握在读者手中,文本并不只是一种既定的理解。文本是读者和作者之间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进行的心灵的“相遇”和“碰撞”,读者有可能还原作者的感觉,也有可能使阅读与鉴赏成为一种美妙的享受或超越,以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二)创设情景,留给学生想象和解读的空间

文本的作用不是先在的、确定的、唯一的,不应该把它当成一个结论灌输给学生,文本的作用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天生。读者和作者有着于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自然对于文本的解读有着不同的熟悉。为了让学生理解不同于自己所处时代的优秀文章,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1.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

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听录音,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请一位学生朗读或者请多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美的语言中去感受和感悟。例如张良杰老师对《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的教学设计,就是采用读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一遍一遍读的过程中去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深层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只需要做正确的指导,学生就可以正确地对文本进行解读,并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是教师灌输所不能给予的。

2.利用多媒体演示

多媒体演示已经越来越被语文教学所采用,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文章,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影视资料,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下,对作者和文本进行更深刻的思索和理解。如在阅读《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很多学生很难感受到黛玉进贾府时那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的寄人篱下的感觉,教师借助电视剧《红楼梦》的播放,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感受表演者的眼神、动作、语言等,再结合文本语言文字的表述,学生也就不难对黛玉进贾府产生多元而透彻的理解了。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构建活泼、开放的阅读教学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解读,可以采用学生演讲、表演或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建立同等、和谐的对话平台,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在探究、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主动敞开各自的精神世界,互相接纳,各抒己见,自然会对文本产生“多元解读”。

2.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写照、社会的写照,对于一些特定的文章,可以先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去观察、体验和感悟,再回到课堂中去解读文本,这样学生就会对文本的感触更加真切、更加丰富。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篇贴近大自然的美文,教师带领学生去观察大自然,学生自然会对“春”有多元化的感触,再回到文本,解读作者笔下的《春》就会更真切、到位。

(四)“多元解读”要注重教师的“导”

有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恰当的教学手段,假如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是不足以成功地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效果,不能使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的,因此,教师必须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设置有针对性的不足和引人入胜的话题,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透的解读。
另外,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对文本的误读,让他们自由而真实地释放阅读文本所获得的情感和体验,使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而且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与互补,寻求共同的熟悉,达到“一元解读”,同时又兼存“多元解读”的开放型阅读教学方式。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是在新课改教学理念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也正处于探讨和尝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体验和多元理解,又要引导学生追求更优化教学对策和共同见解,正确地熟悉和处理“一元解读”和“多元解读”的联系,“多元解读”不是任意解读,更不是否定“一元解读”。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在求同存异、不断反思的探究过程中寻求进展,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
注释:
[1][2]李海林.语文教育探讨大系(1978-2005)·论述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探讨过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海林.语文教育探讨大系(1978-2005)·论述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探讨过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7]王曙.语文阅读教学新视野[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
[8]赖瑞云.多元解读应为“多元有界”[J].语文学习,2004,(9).
[9]郑悦.中学语文文本多元化解读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10]刘建设.多元解读的“界”与“度”[J].现代语文,2007,(1).
(谭倩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830054)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