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10919 浏览:456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有记叙革命领袖以及英雄模范人物崇高思想的革命故事,有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优美诗篇,有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的名著节选,也有哲理深刻的寓言、童话和耐人寻味的民间传说。下面,笔者浅谈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德育因素,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一、把握教材内容,科学确立德育目标

每篇课文的人文因素是多方面的,德育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那么,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首先应根据教材内容科学确立德育目标。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文本中的德育内容都列入教学目标,这样,不但语言文字练习任务的完成受到影响,而且德育教育也不能很好的落实。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一般情况下,将一篇课文的主导思想感情作为该课的德育内容就够了。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通过描述故乡杨梅的可爱,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教学中,笔者不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作者“家乡”的可爱,更激发学生思维,搜寻我们家乡的特产、特点,再来夸赞,以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优化教学策略,扎实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像思想品德课那样,教育的意图直接明显,而是蕴含在课文的内容之中,蕴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蕴含在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中。其特点决定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在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内化。

1.品词品句,加强渗透

渗透是多方面的,可在先容时代背景时渗透,也可在欣赏插图时渗透,还可在浅析挖掘中渗透,但最基本最重要的是在品词品句中渗透。

2.联系实际,析事明理

如:我所教的班有位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以小借居在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休弱多病,年岁已高,他在家无人看管,有强烈的自卑感,思想包袱重,并养成了不诚实、说谎的恶习,同学们都不愿理他。笔者在教学《诚实的孩子》一文时,牢牢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捉住重点字、词、句、段,向学生提出三个不足:(1)列宁不小心打坏了花瓶,他开始是怎么做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2)列宁是个怎样的孩子?(3)我们应向列宁学习什么?学生纷纷举手,笔者有意叫那位学生回答第三个不足。他回答:“我们应该学习列宁以小诚实、不说谎话的优秀品质。”课后,笔者又找那位学生谈心,同他一起浅析他以前不诚实、说谎的害处,鼓励他向列宁学习,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他终于熟悉到了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以此以后,他改掉了不诚实、说谎的恶习,同学们也愿意和他接近了。他终于甩掉了思想包袱,振作了精神,后来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3.入情感悟,内化感染

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以情动人,激发学生情感是影响学生道德熟悉和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要有良好的情感介入,讲解中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布满,使人感悟,令人振奋,以而博得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三、加强拓展运用,强化德育实效

德育,只有成为学生思想的一部分,化为指导自身行为的精神武器才是有效的德育。课后,联系实际布置德育作业能有力强化德育效果,使学生能运用德育知识正确对待不足、解决不足。如:在学习了《列宁和卫兵》后,笔者就组织学生强化班级规章制度建设,并要求学生以现在做起,自觉遵守纪律和制度,强化考核,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通过这些将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体力行,提高对思想道德素质的熟悉。
(作者单位:068353河北省丰宁县窄岭学区总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