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化境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5162 浏览:169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熟悉于永正老师始于文交。在上世纪80年代他的专著《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正在筹备出版,其中有几篇言语交际作文要我作点评。捧读那些课堂实录令我一唱三叹、拍案叫绝。作文竟能教得如此贴近儿童、贴近生活,而又如此开合安闲、灵活有致,实在是见所未见。以后有机会见到了他,而且屡屡听他的阅读课,也是一样的恬淡自然,浑然天成,给人以很大的冲击力。感慨之余,我就一直在思索是一种怎样的艺术个性,才成就了他常人不易达到的语文教学的化境。我想一言以蔽之,便掏出了我所有的词语储备,掂量再

三、觉得还是并不华丽的“简朴”一词最为妥帖。

1.本于对儿童真诚的尊重,是一种大爱。

读一读这段发自肺腑的于老师的“自白”,我们就不难理解他的朴实自然、俗中见雅、简以济众、约以传博的课堂教学艺术,本来就是奉献给孩子的一片爱心。正是这种“大爱”才使他成为“大师”。
于老师不仅爱孩子,他更懂得爱的艺术,而这种艺术同样透射出一种质朴的真诚。这才是大师自有的大爱。在一堂作文课上,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写,一个学生却在座位上摆弄橡皮——把橡皮以桌子的一角推到另一角,然后拐弯,绕着作文本转圈。看得出来,此时那块橡皮在他心里不是一辆坦克,就是一辆吉普。
于老师走到他跟前,轻声说:“当心,别开到山沟里去!”
他吓了一跳,连忙用另一只手去护那心中的“坦克”,似乎它真的开到了悬崖边上了。
“这下可以松一口气了。”于老师一脸和蔼,带着微笑说。
这时候,学生才发现站在他眼前说话的是老师,双手连忙抓起橡皮往桌肚里送。
“橡皮又没有出错,更不是通缉的罪犯。干吗藏起来呢?再说还要用它呢。”于老师一边说,一边笑着拍拍他的肩。
他尴尬地看了于老师一眼。似乎很感激老师没有让他难堪,一面迅速地动笔写起作文来,直到下课也没抬头。
老师的爱生之心,仅有出于职场意识的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同时要有跟孩子相似的纯真的“童心”,才能形成不竭的爱的源泉。简朴而真诚,有情又有趣,是很接近儿童世界的,这也正是于老师教学艺术的鲜明特点。

2.源于对母语教学的敬重和亲和,是大俗即雅。

看于永正老师的课,总会特别折服于他富有个性的教学语言:特别亲和而不失深邃;特别生活而妙趣横生。他不喜欢对孩子说话用上多少组排比句,刻意串出多少句古诗词;也不会如朗诵表演一般地独自抒怀,或过分雕琢对偶、双关而自命高雅。他对儿童说的睿智风趣的“大口语”,源于他对母语的敬重和挚爱。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而母语是最生活、最具亲和力的,这正如叶秀山先生所说:…母语’是父母给的,是‘家’给的。婴儿呱呱坠地便接受母语的哺育,“着床”于母语温暖而神奇的怀抱,以后又一直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于母语的环境之中,直至相伴一生。以这个作用上说,人离不开母语的怀抱,大大超越了离不开母亲的怀抱。作为人的生命绿洲、精神家园和心灵甘泉的母语,主要是以生活习得的,它特别生活化、人性化而又极具随俗性和亲和力。母语的“随俗”,正是它的优雅之处,所谓大俗即雅,应属此理。作如是观,于式的“简朴”,正是他植根于对母语的敬重和挚爱,以至在他的教学语言中也传递着一种母语的亲情和聪明,这对于在正常生活中习得了母语之自然的儿童或者是成人,都会具有特别的魅力。学习于老师“简朴”的课堂艺术,实在不可忽视他教学语言的这种个性特点。
在教学古诗《草》时,他的背诵练习便是极富母语生活化特点,又极具母语亲和力的一段脍炙人口的标志性设计。显然,于老师的立意在于背诵练习中如何兼及理解、摆脱枯燥,使传统只顾意向考问,而多少使学生畏惧、乏味的背诵变得有情有趣,“可口可乐”。而这样的设计正是借助于由生活化而亲和随俗的母语个性生发而成的教学语言的承载传递,才取得如此鲜明的效果。

3.基于对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之承传,是承中有创。

于永正的“简朴”艺术,是与他立足于继续发扬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之精华分不开的。重视“熟读精思”,使他的课堂洗尽铅华,除掉了很多浮华的泡沫;践行读写结合,又使他的课堂,显得特别的有效、扎实和厚重。
在于式的“简朴”中,传统的“熟读精思”已不再是机械的反复诵读,而是多了一层时代的亮色和循循善诱的聪明,让孩子乐此不疲、常读常新。请看这一课堂片断:
师:我在备课时感到最难读的是第三段,我一连读了七八遍还没读好。同学们,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生齐:不难)哎,怪了,我怎么觉得难读?既然这样的话。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敢吗?(生齐:敢)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赛。
(学生自然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生齐:好了)谁愿意和我比一比?(学生都攀了手)手举得高的我不找,由于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找一女同学),我想她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
(女同学读得很流利,也有感情。)
师:坏了,找错人了。(生笑)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丽丽。
师:不该找朱丽丽,该找朱丽。两个“丽”当然厉害。说真话,听了她的朗读,我不敢读了。
生:不要紧。
师:怎么不要紧?
生:你一定会读得很好,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怕。别说朱丽丽,就是朱丽丽丽……我也不怕。说是这么说,不过我还是有,最胆怯。这样吧,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谁愿意?
于老师设计的这一与学生比读书的环节,极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间隔,为熟读课文增加了乐趣。孩子们很乐意替这位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与朱丽丽比读书,于是,课堂里洋溢着师生同赛、师生同乐的自然而和谐的情趣。学生读得很认真,赛得很投入,师生的生命状态,处在和谐、自然的共振之中。要说简朴,读书是最简朴不过的教学行为了。但变着孩子喜欢的方式反复地读,达到了熟读精思的目的,却正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本真。
在于永正的“简朴”课堂里,十分重视读写结合,并落实于写的练习。由于“写”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是孩子的言语生命活动。他说过:“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不读不写怎么行?要符合小学生的读写规律,找准读写练习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
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于永正把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词是“饱经风霜”,原文是“他闻声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于老师把其他词语都教了,唯独“饱经风霜”这个同给漏了。这时,于永正惊奇地说:“呀,课文学完了,‘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忘了讲呢?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假如他才三十几岁,假如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多么巧妙的安排!原来于永正是有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