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动魅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9108 浏览:350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现代教学论以为,语文教学除传授知识外,还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手段。文章拟就创设魅力语文阅读情境的几条途径谈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构建情境;魅力语文阅读
现实的阅读教学经常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浅析多;学生质疑、发现少,教师牵引、灌输多。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之幸,也是千千万万的学生之福。新课程将转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倡导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心理学也以为:“情境在激发人们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如何创设鉴赏性阅读情境呢?王国维说:“真正之知识唯存于直观”,“一切真理唯存于具体的物中”。营造鉴赏性氛围的辅助手段可以生活展示、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感受、语言描绘等六大途径中优选,以创设再现教材美感的情境。其中教师的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它是鉴赏情境创设的最重要的“引桥”,教师鉴赏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受美,让学生联想美,引导学生憧憬美,启发学生领悟美。总之要通过教师优选的教学手段与教师的美的语言相结合,去显现、强化教材含蕴的美。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作为审美主体,通过感官与心智去感受、去体验,他们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倾听,专心灵去感应……渐渐地体味到柔柔的美、壮阔的美,或逻辑的美、崇高的美,由此逐渐形成对阅读客体整体美的感受和理解。
新课改视野下如何创设魅力语文阅读的情境呢?文章以为做到以下一些特别关键:语文教学应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以而激发学习者介入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的理解、知识的和作用的建构。在这种环境中应有自包含的“帮助”系统,以便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

一、创设积极愉悦情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1、多渠道、多角度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多渠道、多角度把握文章美的内涵,更有利于学生欣赏文意美,进而创造美。教《荷塘月色》,我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神韵美,在理解中探讨意境美,在浅析中体味结构美;教《林黛玉进贾府》我引导同学们领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贾府,也引导学生运用“点评式读书法”,探讨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还让学生领悟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蕴藉之美。

2、给深度阅读留一席之地

好的阅读是一次精神的对话,一段心灵的旅程,一场文化的盛宴。所谓深度阅读就是给阅读者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在思想自由且占有较多相关材料的条件下,透过文本文字符号的表层作用,与文本、作者以及自己等展开多重对话,以而获得深度情感体验,受到深刻人生启迪的愉悦阅读过程。
贾母贯串《林黛玉进贾府》的始终,成为整篇文章的一个线索人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其匠心何在?我将此作为深度阅读的切入点之一,研讨后与同学们达成共鸣:①是刻画其他人物的需要。②是体现贾府排场与奢侈的需要。③是众多人物出场的需要。综上所述,作者让贾母贯串在这一回的始终,体现了小说构思的精巧和结构的严密,这也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不丢脸出,这样的深度“对话”才能够达到和作者、文本真正交流的目的,以而感受文本理性的光芒,增加阅读者的聪明,同时这种对话的过程也是愉悦的。

3、建立激励性的评价系统

激励性的教学环境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营造的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精神活动之“场”。在激励性的环境中,学生不必担心自己的不足和想法幼稚而遭到嘲笑和训斥,敢于质疑,敢于与人交流,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产生兴趣,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此外,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情感功能,对课件制作、幻灯片放映、音录像播放有选择地加以运用,力求以“形象感目”,以“音美感耳”,以达到“情美感心”的目的。

二、创设主动探究情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探究式学习意味着心态开放,个性张扬,主体性凸现,创造性解放,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对教师而言,探究式学习意味着分享思想,共同提高。

1、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启发个性聪明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浅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阅读出现日益增加的“异解”现象,是学生思想大解放、思维大开拓、思路大转变的重要标志。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尊重每个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对文本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把学生带到教参那里,而是要把学生引导到文本中去,让他们反复阅读、揣摩、体味、理解,充分感受文本的情感,以中接受熏陶、感染。
强化个性化阅读反思是必要的。阅读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有一个不断调整、补充和深化的过程。所以,要指导学生不停地自我反思:我的理解正确吗?哪些是恰当的创造性的理解?哪些可能是误读或是纯粹个人主观反应?能不能换个角度想想?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在实际操纵中老师应明确一个不足:个性化阅读绝不等同于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寻根究底

古人云:大疑则大得,小疑则小得,不疑则不得。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敢于吹毛求疵,发现不足,通过讨论,辨明是非。以高中语文课本中《过秦论》、《阿房宫赋》的探讨阅读为例。论述秦国灭亡的理由,贾谊以为是“仁义不施”,杜牧则以为是“秦爱纷奢”。为此,笔者设置一些不足,引发讨论、争辩,进而让学生去探讨求证:假如秦国能像贾谊所设想的那样,不施暴政而行仁政,或像杜牧所言“复爱六国之民”,能否不亡?这样引发学生查阅史料以求证,在阅读探讨中发现更多的不足:六国灭亡与其因循守旧、不实行变法或变法中途而废相关,也与其政治腐败、民心背离相关,还与其各存私心而不能精诚团结、互相信任相关,等等。进而通过讨论使之明确,古人借史事而讽今,各有其针对性,所以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如今,联系现实来思索,便可以确立起六国新论,或谈革新教学论文图强增国力,或谈败得民心,或谈团结一心气力大等。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