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语文教学路在何方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5038 浏览:1834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下初高中语文教学,名师出了不少,但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却未几,尖端论坛争鸣讨论的主题不少,但可供一线老师学习参考的却不强,教材的版本转变了不少,但教学的内容却差别不大,各种级别的课堂评选大赛不少,但推动教学论文教师教学艺术提升的指向却不明。就在前不久有幸参加了全国课堂评选大赛活动,听了高中的赛课,在专家评课中收获了以下几种学说,权当是与众位语文人共享吧。
一、遛狗说
此类大赛专家们确当场评课往往左圈右绕,不冷不热,不轻不重,但江苏的一位名家的评点还是赢得了另类“掌声”。他的一番评说似乎语出惊人,大意是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就像遛小狗,有的是贵妇溜小狗,把一个目标扔在远处然后拍拍小狗的头说:乖乖,去把它找回来,小狗欢天喜地的找回来,然后投给小狗一个骨头作奖励;有的就是练习军犬,一二三,上!关键是练习的人还不厚道,有时故意给小狗制造障碍,比如找一个句子要让学生读,这岂不是把目标故意扔在垃圾堆让小狗找,还有找个词让学生齐读,简直就是在放电磁波干扰等等。“遛狗说”在当时受到了全场教师的热烈的掌声,我不知教师们为何如此情绪高涨?是道出了目前语文课的真实的近况和沉疴,还是迎合了众多教师长期压抑的无奈和困顿的心理?或许高中的语文教学目前整个的学校教育和遛狗在形式上有个异曲同工之处。这让我想起曾经读过胡愈之的《X市的狗》的一文,固然是以狗喻人,却重在比较两种“狗”的不同境遇,进以说明,即使是狗,对于实在的不公与之不能存活的处境,都要起反抗之心的。然而,黄氏的以狗比喻语文课堂教学,是不是指这样的教学为人所不齿的。他评课最后一句话,说要“以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大概是他的观点和期望吧。但我要说大多数授课者应是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既然能参加全国性的赛课,不少教师还是有着厚实的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的,作为语文人也还是有情趣、理趣的人,而介入赛课的主体的学生更不是豢养的小狗,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我们期待的是语文课堂是一个出色纷呈的语文世界。相信很多教师有能力带领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有价值探讨和有生命作用的语文课堂。假如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那是肯定的,但如此比喻恐怕有失公允,特别是对师生的人格教育的一种伤害。
二、空洞说
长期在教育教学教研中摸爬滚打,我深知广大一线教师热衷听课,反感空洞的、纯论述阐述的专家报告,总期盼着听到他们以为心目中理想的好课,更希望名家的指点山河,而对于我们以事教研的则注重观课和议课的实际价值,特别是大家们的独到见解和高屋建瓴的评课,给予宏观和微观的指导。每次高端学术活动,云集了众多孜孜以求的教师,满怀期待,仰望星空,然而,失望之极,沮丧而归,何故?请看大赛时的总评:1.高中语文教学正在发生变化,以过去如何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如何学;2.此次课堂教学明显的特点是有效与高效。以课堂为平台,体现朗读、不足思索、运用课程资源、充分预习等方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有张力;3.凸显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阅读体验,倾听学生的多元解读,留意了文本诵读和个性解读的不足,但对话是一种文化,而不是一种形式;4.以教学途径与手法上,做到了“披文入情,析文入理”,过去游离文本渐成走势,是对人文性的误读,此次则体现了对文本解读的匡正。
上述评点理念居多,可操纵性甚少,可不足是我们想知道如何保证高质量的学生活动?教与学的矛盾怎样解决?教师如何组织学生有效的教学活动?不少课均有不足怎样改善?(教学内容繁多,目标不明确,活动杂乱不集中,重点不突出,教学效率不高等。)
赛课是特殊下的课堂教学呈现,但依然是语文教学的课堂,不管老师体现了多么高超的才华,假如学生没有充分介入课堂活动中来,没有思维的启迪、情感的迸发,仿佛一潭死水,仅仅是为了获得某项殊荣而急功近利的话,能算是好课吗?又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什么呢?毕竟参赛者是凤毛麟角的呀。因此,我个人以为无论是何种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才是关键,专家们不能只是关注教师的不足有着,而应该注重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通过赛后的评课提出中肯的、有建设性、可操纵性的指导意见,以帮助教师改善教学中的不足。大而空的评议,对广大的语文以教者而言,这不是隔靴搔痒吗?难怪有教师发出感叹,我不知道怎样教语文了。
三、意诳说
有专家评委点评曰:整个大赛诵读是一种奢侈,当然教师的示范朗读是必要的,不能过多地展示教师的才艺,接着说,一开始我很佩服某某老师是唯逐一个没有用配乐朗读的策略的,没想到最后还是用了。既然教师可以声情并茂示范朗读,展示才华,那么,书法艺术是否也需要展示呢?北京的教师就很大胆、勇敢的现场展示书法艺术,请大家不妨都来展示吧!我固然不能记住专家的原话,但很多听课者大惊失色,这位语文专家咋啦?此言论一出,我是一头雾水,不过,举两个课例评析以下就会见分晓。一个是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刘婷婷执教的《赞美》,并非一等奖。开场导语没有精心雕琢的痕迹,没有故作姿态的煽情,但老师的表情和语气都饱含对这首诗的热爱,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这位老师的朗诵功底很好,在音乐家TheDaydream的《tears》的伴奏下,声音舒缓而深沉,在老师的吟诵下,那单调,暗哑,干燥,耻辱,沉默、荒凉的时代,那无奈执着期待热烈挣扎的情感,和着乐曲一同袭来,当学生集体一次又一次读出:由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让人热泪盈眶,也许是诗歌本身的魅力,也许是厚重的情感,但老师对氛围的营造功不可没,而且让学生反复集体诵读主题句,较快的把握诗歌的情感,让在场听课的教师也自觉地融入到诗歌当中。诗歌的情,诗歌的味,诗歌的魂,以朗读艺术形式再现出来,不需要多少言语的解释浅析,难道这样的朗读策略不可取吗。另一个是北京二十七中的戚锋老师的《兰亭集序》,获得一等奖,但是细细思量,我们发现这些表面的成功却隐藏着深深的不足,教师自诩热爱教学,但富有个性、创意的思想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答,但缺少思想的交锋,教师喜爱古文,学生们体现也不错,但看不到他们对古文的兴趣何在,教师擅长书法,在课堂上挥毫写下一个大大的“茂”字,让学生自由欣赏“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书帖,大概是让学生自主发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活动的情感,然后以行距疏密、字的大小、轻重、徐疾等方眼前后比较观察来突出书法的美,学生全然是看客,丝绝不激动,老师胸有成竹,大秀一把书法中的行草书,与文本解读的关联不大,整个课堂教学的聪明没有体现,为何要大力提倡呢?
假如说配乐朗读缺乏新意,教师范读是自我展示,至少是行走在语文之路上,那么,在上经典的文章却大秀书法艺术,岂不是与语文教学有些偏离了,还大行其道,岂不怪哉!
四、批判说
不知出于什么理由,专家给出的评课指向如出一辙,且听下述观点:
1.课堂教学像是穿了一件华丽的外装,布满了鳞光闪闪,遮蔽了质朴的本质。有的课,满目繁花、流光溢彩,但缺乏内涵、缺乏品位;有的教师看起来儒雅、以容、蕴藉、纯正,但缺乏灵气勃发、灵光闪现;有的课在教学设计看别出心裁,但在文本感悟上缺少独具慧眼,有的课在课堂操纵上另辟门路,华而不实。
2.媒体手段的用法繁花似锦,花样不断翻新,形式多种多样,频率之高,精美至极。如一节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为了创设情境,作历史背景铺垫,播放视频、图片,加上导语,大约用了10分钟才渐入课堂;对文本的理解凭借电视剧,居然放了两段视频。有些教师的课看起来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实际上课堂上松松垮垮,东拉西扯,画蛇添足,哗众取宠。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