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6758 浏览:229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当前,自主性学习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全面走进语文课堂,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论述,能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思维进展,增强学生的介入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呢?我以为应以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导入情境,优化自主学习氛围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置身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而使学生情不自禁,自主学习。导入情境的策略有很多,我经常用的三种:
1、朗读入境:学生读、教师读、单个读、齐读,形式多样,但最重要的还是教师那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朗诵。优质诠释课文基调的朗读可以营造符合课堂情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融入课文学习之中。
2、导语入境:新教材夸大人文精神,有很多文质兼美的作品。要想一上课就让学生感受到诗意的氛围,导语极为重要。导语可以是多种形式:一个故事、一首短诗、一段抒怀的文字,都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氛围。我在教鲁迅的《鹞子》时,就设计了这样几句导语: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即使是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鹞子》,就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鹞子发生的一件事。无论当年是否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
3、多媒体技术入境: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声画配合的上风。恰当的运用能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如我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播放王菲婉转柔媚的同名歌曲的同时,转换着一幅幅关于月色、天上、人间的画面。学生在两年之后谈起当时情境氛围时还记忆犹新。

二、激发兴趣,挖掘自主学习的潜能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实: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动脑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教”更好地服务于“学”为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文制宜、因人制宜,灵活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常有新鲜之感。如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可个体朗读、集体朗读、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可以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也可以以登台表演的形式进行,读完之后可以教师点评,也可以学生点评。又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篇末入手、逆推导读,也可捉住一点、辐射全文,也可条分缕析、各个击破。有一位教师上《春》的公然课,就是以最后那三个比喻句入手,逆推导读,以而引出五幅图画的。我在上《〈论语〉十则》时,课堂学习气氛十分浓郁,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十足,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课后我进行了小结,发现理由就在于我变换了教学方式,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公道提高,活跃自主学习思维

能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问是否公道,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必须精心钻研教材,所提不足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心理的失衡、情感的波动、求知的。由于提问过浅,学生无须动脑;过深,则学生无以动脑。只有巧问,才能引起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才能让学生在不足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浅析、综合、抽象、归纳等来“跳一跳,摘桃子”,主动求知。如教学《变色龙》时,学生捉住奥楚蔑洛夫的“变”来浅析人物形象,归纳人物性格。此时,教师适时提问:奥楚蔑洛夫有没有“不变”的地方?以不变来浅析人物形象。这样的设问,可活跃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在思索、讨论、顿悟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作者单位:425500湖南省江华县沱江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