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验”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6444 浏览:219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文学作品,是揪心痛苦的,更是幸福愉悦的。人的一生有很多美好的记忆,阅读肯定是其中之一。文学鼓励我们用别人的故事来补充自己的生活经历,也鼓励我们用别人的体验来扩展自己的精神边界——每一次阅读,我们仿佛都是在造访自己的另一种人生,甚至,阅读还可以使我们经历别人的人生,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分享别人的伤感与欢快。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我全部的人生都被概括进了我的小说”,这话是可信的。因此,苏童、格非选编的小说读本,能让你熟悉四十种人生;而贾平凹选编的散文读本,则能让你靠近五十颗伟大的心灵。
传统的高中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阅读对象固有的价值是第一位的,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附属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以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有着及其进展的整体关怀,学天生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实践过程,也是一个熟悉的过程。体验,只有亲身置身那环境中,那氛围中,才能有至情至理的感受。对学生而言,一次实实在在的体验式阅读远比一遍遍空洞的说教要感受到更多,由于只有以心中流淌出的才是最真实而又最刻骨铭心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修养心灵。”“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熟悉世界、进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同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推动教学论文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浅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这些要求所反映出来的便是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更具体形象化的表达就是:主体活跃,思维积极,感悟深刻,情感丰富,体验独特。
阅读教学中为何非要夸大阅读主体的亲身体验?由于体验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它是自得自悟的生命活动状态。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存活过程的体验,即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思维展开过程,使学生亲历知识“生产过程”,领悟探讨发现与经验积累的乐趣;二是课程文化的体验,即通过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融通,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的交汇,创设情趣相济的阅读教学情境,构筑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在小课堂连着大世界的氛围中吸吮人文思想的乳汁,享受表达与倾听的愉悦。教学中要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社会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使文本回归生活,强化学生对生活的亲身体验;三是革新教学论文性活动的体验,即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索与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其敢于革新教学论文的个性倾向和意志品质。由于体验性知识多为内陷性和程序性知识,体验式阅读就十分夸大学习主体的亲身介入和实践,这就决定了其应当多采取自主式、介入式、合作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如课本剧的排演,就是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自得自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互动中进展的最为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
那么,如何在日常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强化体验性?其关键是要处理好下列几组联系:

一、预设与天生的联系

以学习活动为线索预备的教学设计不应是严谨的教学流程,而是对动态的、天生的过程的规划和猜测,是对当下的、动态过程的有效调控。
传统“以教定学”的观念必须摒弃,代之以“以学论教”、“以学促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线索,夸大学习活动的创造和天生,实现主体介入教学事件的最佳组合。如各地正在效仿的山东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其中有一点,让学生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展示自己最出色的地方。他们的做法实际上将学生的体验放在最为突出的地位。
阅读教学中布满并交织着确定性因素与不确定性因素的互动,这便有了预设和天生的互动。教师是预设的主体,教学预设是教学中的确定性因素。充分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也是新的更有价值的天生的基础。一般说来,预设的越充分,引导学生思索、浅析、体验也就越深刻。
教学天生是阅读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其天生的主体是学生,本质是一种探究。新课程关注预设,更注重天生。预设的越充分,预设包含的生原因子就越多,其天生也就越有价值。天生是对预设的超越,是尊重文本内涵,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基础上的超越。动态天生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一个学生思维开放展开心灵对话的课堂,是一个闪动着学生灵性的体验式课堂,更是一个燃烧、回荡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可以说,我们语文教师若能真正处理好预设与天生的联系,这就为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譬如,笔者曾在教授莫泊桑的经典小说《项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不足“玛蒂尔德除了赔项链还有没有其它选择?”这个预设的不足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给激活了,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想到了这样三种其它选择:一是向朋友说明实情,在求得朋友谅解时顺便得知项链原来是假的;二是买一条假的还给朋友;三是一逃了之。在学生达成共鸣的基础上,笔者又追问“玛蒂尔德为何没选择我们同学所想到的其它三种策略却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的路?以中可看出她怎样的性格?”学生再次讨论后达成了如下感悟:玛蒂尔德讲究自尊、诚信和敢于担当,在困难眼前逃避那是懦夫的行为,而勇于担当才是勇者,我们就要做玛蒂尔德那样的勇者。同时我们在浅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不能只看到她不太为我们所认同的一面,还应看到她身上有很多人性的光辉,唯有如此才会客观公正。学生通过这样的体验式阅读,不但领会到玛蒂尔德这个人物人性方面的可爱之处,更懂得了如何去浅析人物形象。

二、教师与学生的联系

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在思索和体验就必然会伴有情绪的变化和丰富的语言动作,如皋教师把这看作是妨碍教学,以纪律为名强行抑制,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就会受到压制,不利于体验式阅读的顺利实施。
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多一些思索,能不能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能不能给学生一点言行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也就是给合唱之外的独唱一个出色回旋的自由空间?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笔者以为,更重要的应是个性的张扬、思维的活跃和聪明的启迪。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养成如下品质:一是学会倾听,聆听并重视他人的观点;二是学会交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三是达成共鸣,共构知识。
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言“重要的是介入而非取胜”,要想上好一堂体验式阅读课,重要的不只是让极少数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才华,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课堂活动中来,树立自信,提高交际和表达能力。

三、尊重文本和拓展延伸的联系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文本探究、感悟的过程,更是一个主体与文本相互交融的过程。感悟不是靠教师提取出来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只有靠学生自身的阅读聪明才能实现。成功的教学就是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聪明,把教材中蕴涵的聪明转换成学生的个体聪明。同时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这种质疑是一种在个体思索、体验基础上的判定,这就涉及到对文本的延伸和拓展。
教学中的延伸和拓展应源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那么如何拓展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意图呢?首先,在教材难点处作适当拓展,这样的拓展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所蕴涵的深刻作用。其次,在文本的空缺处或作者表达的简约处作适度拓展,这样既开拓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也有助于情感的升华。譬如,笔者在教授小说《项链》时,我作了这样的延伸和拓展“我第一次读这篇小说时,我感到有一个缺憾,就是结尾太忽然,戛然而止,让我意犹未尽,很不过瘾,大家是否有同感?正如曾经热播的影视剧,如《蜘蛛侠》《武林外传》等接拍了续集,以满足观众的观赏期待。接下来大家也是否该满足一下像我这样的读者的阅读,给小说续写一个结尾呢?但请留意:续写的结尾一定要符合人物性格,切合情节进展的走势,决不可胡编乱造。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担当起这个义不容辞的重任。”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各种结尾可谓异彩纷呈,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然后我又追问“给原作续写一个结尾价值大不大?为什么?”学生这才意识到无论什么样的结尾,都有一个缺憾,那就是:剥夺了读者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和权利。莫泊桑这样结束全文确实是有其深意,那就是艺术鉴赏中的“留白”。通过如此延伸和拓展,同学们深深地感悟到莫泊桑高超的写作技艺教学论文,留有一些空缺更有艺术魅力,将什么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往往是很拙劣的。
毋庸讳言,不少学生早已习惯了讲授式教学,缺少课堂积极发言的原动力,也欠缺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勇气,所以,体验式阅读教学在实施过程还有不少难度,但只要我们教师怀着一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态度去做,那么这种体验式阅读教学一定能真正教会学生阅读,并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善于阅读、喜欢阅读的种子。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麒麟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