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建设与制度革新

更新时间:2024-04-07 点赞:14464 浏览:5917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抗战教育”基本方针的指引下,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建设在极为落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边区政府和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起了主要包括国民教育(中、小学教育)、干部教育和民众教育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在教育建设的过程中,边区政府和人民结合抗战需要和边区实际,不断改革教育体制和教学形式,逐渐形成了具有抗战时期特色和陕甘宁边区地方特色的新型教育制度。边区教育既满足战争需要,服务抗战,又在教育体系、办学思路、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建设与制度创新对争取抗战胜利、对边区政治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对边区社会稳定和相对和谐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它对抗战时期中国各项政策的深入人心和对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建立也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建设制度创新意义
【论文提纲】:引言6-9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9-15(一)抗战前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的落后状况9-10(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性10-11(三)中国抗战教育方针政策的提出及其内容11-15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建设的基本概况15-31(一)国民教育15-21(二)干部教育21-26(三)民众教育26-31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建设中的制度创新31-42(一)教育体系的创新31-33(二)办学思路的创新33-36(三)教学模式的创新36-39(四)管理制度的创新39-42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建设的历史意义42-50(一)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及新中国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43-44(二)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发展44-46(三)对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稳定和相对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46-47(四)通过教育的推广使中国的各项政策深入人心47-49(五)为新中国教育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鉴戒经验49-50五、结语50-53参考文献53-58后记5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