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再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20871 浏览:949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语文学科的奠基人,在他七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一整套自成体系的语文教育思想。本文的着眼点是把叶圣陶及其“工具论”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审视。叶老具备现代语文教师中罕见的,完整的教学经历,他又是中国现代语文教材的拓荒者,这些都为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论”的提出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叶圣陶从来不是一个“纯工具论”者,他的“语文工具论”实质是对政治过多干涉语文教学的争抗;同时,在叶老的教育思想中,始终体现着他的“人文精神”。在二十世纪末的“语文性质大讨论”中,将叶圣陶作为“纯工具论”者来批判,是对叶圣陶的错误理解,试图以“人文性”替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更是不符合客观的科学规律的。本文的宗旨是从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中,探索他的自始至终体现的“人文精神”,并客观地、历史地、全面地理解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论”。【关键词】:语文课程叶圣陶工具性人文性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4-5Abstract5-8绪论8-19一、重新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价值8二、界定与叶圣陶“工具论”相关的几个概念8-12三、研究方法12四、文献综述12-19第一章叶圣陶语文教育实践及其教育理论提出的背景19-39第一节严格的私塾教育与开明的新学堂19-22一、家庭教育——善良的母亲与严明的父亲19-20二、私塾教育——督责的先生与首篇习作20-21三、学校教育——新式的学堂教育与《儿童之观念》21-22第二节在中小学教育第一线实践的叶圣陶和小说《倪焕之》22-28一、十年小学教育实践(1912—1921)23-24二、一年中学教育实践(1921—1922)24-26三、断断续续的大学教育实践(1922—1940)26-27四、教育小说《倪焕之》27-28第三节语文教材编辑的拓荒者叶圣陶和开明读本28-33一、商务印书馆时期(1923—1930)29-30二、开明书店时期(1931—1949)30-31三、开明读本31-33第四节国家教育领导者叶圣陶和全国通用语文教材33-38一、全国统一教材的编审与分科教学试验(1949—1958)33-35二、课程改革大跃进与十年中的语文课本(1958—1976)35-36三、全国高考的恢复与应试教育(1976—1988)36-38本章小结38-39第二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新梳理39-53第一节叶圣陶夸大|教学论文网|语文工具性的历史原因39-43一、建国前“语文工具论”的提出39-41二、在“学苏”中重提“语文工具论”41-42三、后再提“语文工具论”42-43第二节叶圣陶从未轻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43-49一、教育小说《倪焕之》中的人文精神44-45二、语文教育思想中的人文观45-49第三节渗透在语文教学大纲中的人文观49-52一、早期的《新学制低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49二、建国初期的语文教育大纲及分科教学49-51三、分科教学后的教学大纲51-52本章小结52-53第三章新课程背景下重新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53-63第一节对新课程改革的思索53-55一、争论伊始53-54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结论54三、我的观点54-55第二节新课改实验中片面夸大|教学论文网|“人文性”的现状55-58一、什么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55-56二、从一个案例看新课改现状56-57三、片面追求“人文性”的弊病57-58第三节误解叶圣陶是纯工具论者的几点原因58-61一、脱离社会历史背景孤立地理解叶圣陶58-59二、断章取义地理解叶圣陶59-60三、必须警惕的某些倾向60-61本章小结61-62结语62-63参考文献63-65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65-66后记66-6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