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方式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07 点赞:4950 浏览:129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国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这是新课改赋予教师角色的新内涵。而教育科研素质已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合格师资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调查生物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探讨生物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界定教育科研素质、生物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内涵、特征以及培养模式的概念,然后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对高师院校教育科研型人才培养的难点及如何培养教育科研型人才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着眼,以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为依托,提出了强化生物教学论教学、强化教育实习、强化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撰写的“三强化”培养模式的构建设想。为论证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笔者以盐城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2004级本科生为对象展开了实验研究,并对职后教师的发展与职前教育科研素质的关系进行了个案研究。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笔者得出如下二个结论:一是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实施中“三强化”培养模式是提高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有效途径;二是职前教师教育科研素质高低影响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关键词】: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模式研究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5-6ABSTRACT6-71.前言7-111.1论文选题的缘由7-81.1.1素质教育呼唤教育科研型教师71.1.2教育科研型教师培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7-81.1.3构建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模式是高师教育科研型人才培养的需要81.2本领域研究的动态8-101.2.1当今国内研究的现状8-91.2.2当今国外研究的现状9-101.3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创新之处10-112.相关概念的界定11-152.1教育科研素质的涵义112.2生物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涵义11-132.3培养模式的概念13-153.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研究15-313.1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本科生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15-193.2中学生物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19-233.3调查结果分析23-273.4对存在问题的思考27-313.4.1专业思想的不稳定性阻碍了教育科研兴趣的养成27-283.4.2现行的师范教育类课程设置影响了学生教育科研知识结构的构建283.4.3传统的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28-293.4.4薄弱的实践教学难以激发学生教育科研创新的潜能29-303.4.5高师院校教师队伍现状制约了教育科研型人才的长大30-314.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实施中“三强化”培养模式的构建31-394.1理论基础31-334.1.1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的启示31-324.1.2建构主义理论的启示32-334.2指导思想33-344.3基本原则34-354.3.1开放性原则344.3.2互动性原则344.3.3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原则344.3.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44.3.5从实际出发原则34-354.4基本结构35-394.4.1基本环节36-374.4.2实施保障37-384.4.3培养基础38-395.生物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实施中“三强化”培养模式的实施39-495.1实施方案395.2实施过程39-455.2.1“生物教学论”教学活动的实施39-425.2.2“教育实习”教学活动的实施42-435.2.3“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教学活动的实施43-455.3实施结果45-465.4职后教师的发展与职前教育科研素质高低关系的个案研究46-496.结论49-526.1“三强化”培养模式是提高生物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有效途径49-516.2职前教师教育科研素质高低影响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51-527.问题与思考52-53参考文献:53-55附录1:55-56附录2:56-57附录3:57-58附录4:58-59致谢5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