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一致性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18878 浏览:832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在这一背景下,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问题日益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在我国,一致性问题还只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话语。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课程研究与实践者开始关注学习者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研究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课题已经有了适宜的土壤。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分非常重视课程标准的实施质量,积极开展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估及检测。就小学数学而言,各县区教育决策者采用的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一般都是小学数学教研员编制的,这种学业检丈量|教学论文网|具是否与课程标准相一致,在哪些方面是一致的,在哪些方面是不一致的,以及什么因素影响着一致性水平?我国学业评价实践的诉求,亟需课程研究者给予一致性分析策略与方法的应答。本研究共分6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问题研究的缘起、研究的问题、内容和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为基本理论研究。主要内容是:一是研究的核心概念阐释,包括评价、学业评价、课程标准、一致性等概念。二是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模式的研究,具体包括韦伯分析模式、“SEC”分析模式、成功分析模式等。三是学业评价研究,包括学业评价的价值取向、学业评价的类型以及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问题等。第三章是研究方法与设计部分。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是研究的基本框架分析;二是研究方法的确定。本研究确定以量化研究为主,质性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路线。量化研究方法鉴戒并改造韦伯分析模式,作为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分析工具;质性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访谈的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确定本研究选取两类研究对象:按照量化研究的取向,确定以J省四个地区8个县区小学2、3、5年级的小学数学期末检测试卷为分析对象;按照质性的研究取向,确定J省的小学数学教研员作为访谈对象。四是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和过程。五是研究资料的整理方法和过程。六是研究的效度、信度和等。第四章和第五章是研究发现部分。第四章主要通过量化的描述统计数据,分析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特征。具体分析内容包括: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总体特征;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地区特征;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县区特征;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年级特征等。第五章是通过对教研员的访谈,了解和分析影响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具体包括,命题者的命题取向;命题者对课程要素的熟悉;命题者的专业水同等。第六章是本研究的结论与建议部分。本研究的结论包括:一是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基本特征;二是影响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因素分析:即从影响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基本因素视角加以归因分析。本研究以为|教育论文网|影响一致性的基本因素包括:命题者的命题取向是影响一致性的关键因素;教研员对命题与课程要素关系的熟悉是影响一致性水平的核心因素;命题者的专业水平是影响一致性水平的直接因素。本研究立足改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状况,提出如下建议:通过各种手段,促进教研员专业水平的提升;教育行政决策者要完善学业评价制度,淡化“分数”导向;基于课程标准,对教材做深度研究和建设;深入研究和修订课程标准;研发学业水平测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等。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在我国课程领域还是片童贞|教学论文网|地,从课程理论范式的开发到课程实践环节的推广应用,都还仅是一种尝试性探索。尽管如此,这项研究意义却是深远的,对促进我国各学科学业评价由经验性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技术化转变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关键词】:学业评价课程标准一致性小学数学
【论文提纲】:摘要4-6Abstract6-11第一章导论11-24一、问题的提出11-21(一)基于标准的国际课程改革11-15(二)课程理论研究视域的拓展15-16(三)我国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诉求16-21(四)研究问题的提出21二、研究的目的、问题、内容和创新之处21-24(一)研究的目的21-22(二)研究的问题22(三)研究的内容22(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22-24第二章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理论阐释24-48一、相关概念的界定24-29(一)评价24-26(二)学业评价26(三)课程标准26-27(四)一致性27-29二、学业评价的研究29-35(一)学业评价的价值取向29-31(二)学业评价的类型31-32(三)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现状、功能与方法32-35三、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模式的研究35-48(一)韦伯分析模式35-40(二)“SEC”分析模式40-43(三)成功分析模式43-46(四)国外一致性分析模式的启示46-48第三章研究设计与方法48-85一、研究的基本框架分析48-49二、研究方法的确定49-57(一)研究方法的取向49-50(二)量化研究方法的确定50-56(三)采取质性研究方法辅助研究56-57三、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57-59(一)研究对象的选取57(二)研究对象的抽样57-59四、资料搜集的方法与过程59-62(一)量化研究资料的搜集59-61(二)质性研究资料的搜集61-62五、编码方法及资料整理的过程62-81(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分析与编码62-67(二)小学数学评价项目的编码方法及过程67-73(三)资料整理的方法与过程73-79(四)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79-81六、研究的效度、信度和81-85(一)研究的效度82-83(二)研究的信度83-84(三)研究的道德84-85第四章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特征分析85-96一、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总体特征分析85-88(一)数与代数领域一致性水平最好,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一致性水平最差85-87(二)各学习领域知识深度的一致性水平最好,知识分布平衡性一致性水平最差87-88二、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地区特征分析88-90(一)数与代数领域地区之间无差异,其它领域存在一定差异89-90(二)四个地区知识深度水平好于其它指标90(三)四个地区知识广度一致性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90三、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县区特征分析90-92(一)县的一致性水平总体要好于区90-92(二)统计与概率领域县区之间差异较大92(三)知识广度一致性水平县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92四、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年级特征分析92-96(一)3年级各项指标好于其它两个年级,5年级好于2年级93(二)空间与图形领域除知识深度外,其它指标三个年级之间差异明显93-94(三)统计与概率领域三个年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94-96第五章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96-117一、命题者的命题取向96-101(一)非“水平测试”封闭性题目的设计96-98(二)为让绝大多数学校考好98(三)考虑教师的亲身利益和感受98-99(四)屈从家长的“分数满足”需求99-100(五)为使更多的学生考出自信心100-101二、命题者对课程要素的熟悉101-113(一)命题者对命题基准的熟悉101-103(二)命题者对课程目标的熟悉103-108(三)命题者对学习领域的熟悉108-113三、命题者的专业水平113-117(一)学历背景:“中师底子”和补偿教育113-114(二)经验基础:小学教学与教研114-115(三)学科与命题技能培训的不足115-117第六章结论与建议117-128一、结论117-122(一)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基本特征117-118(二)归因:影响一致性水平的基本因素118-122二、建议122-128(一)采取各种策略促进教研员专业水平的提升122-125(二)教育行政决策者淡化“分数”导向推进水平测试125(三)基于课程标准对教材做深度研究和建设125-126(四)深入研究和修订课程标准126-127(五)研发学业水平测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的分析工具和方法127-128参考文献128-134附录134-145一、小学数学教研员访谈参考提纲134-135二、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统计表135-145后记145-147在学期间公然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14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