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导向从过程导向来理解和推行创业教育结论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12489 浏览:4887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生创业近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创业比例低、成功率不高、科技转化率低等特点,使得那些以结果来评价大学生创业的有关人士对大学生创业持保留态度。大学生是一个群体精英,但也是一个需要理解与扶持的特殊群体,其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文章引入源于:毕业总结范文www.618jyw.com
过程导向标准来理解和推行大学生创业教育。
关键词:过程导向;大学生;创业教育
1009-4156{2013)07-094-02

一、从过程导向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全面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不仅是应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一个权宜之计,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必要之道。
1.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的劳动者和人才。不论“专才”还是“通才”,培养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国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对承担风险进行计算的能力以及懂得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概念,如生产力、成本和自我创业的技能。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也需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所需,所承担的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企业家”的教育,而是要面向未来,把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新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新的价值取向的创业教育。高等教育要发展,创业教育要有成效,必然要把自身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把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学生的自我发展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最终会出现“企业家”,也会出现具有事业心、创新精神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
2.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要想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仅仅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自己的创业素质和今后发展生涯上可能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创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开创型个性,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使学生掌握创业技能,以便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进行创业活动。创业教育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价值。

二、从过程导向看大学生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低,是整个社会创业氛围的缺乏。持续的创业行为,首先来自强烈的创业动机,而动机的诱发需要外界因素的催生,耳濡目染就是其中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生的父辈们目睹“铁饭碗”的破碎,他们对自己乃至对大学生的要求就是稳定,而追求稳定则很难与创业联系起来,所以社会没有创业氛围的熏陶,学生何来强烈的创业动机。大学生本身对创业的认识也有一定偏差:一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二是创业太难,需要资金,需要魄力,更需要吃苦,怎可能是一般大学生能尝试的呢。江浙一带大学生创业比例较高,成功率也较高,无不与当地的社会创业气氛有极大的关联。创业文化尚未成为一种稳定的主导文化元素,崇尚创业、合作创业、宽容创业失败、鼓励自主创业的氛围和制度尚未形成。
2.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是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的缺位。想不想创业,与动机相关。而能不能创业、创业是否成功,则取决于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从出生开始,应试教育就一直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会考试得高分,有个性有能力,与有关创业的素质和能力似乎难觅寻踪:不知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害怕挫折、依赖、胆小等。目前出现了一些创业成功的典型,无论是来自精英阶层的俞敏洪、马云、郭广昌,还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营户(主要来自雇员和农民,两者相加要占创业人群的70%左右),在其成功的背后,“草根精神”是共同因素。何为“草根精神”?“自强、坚韧、务实、开拓”。但贵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因其精英身份,很难有环境、很少有机会培养“草根精神”。
3.大学生创业科技转化率低,是创业教育的缺失。在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事的是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方面。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只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这一教育还停留在技巧、心理、政策、形势分析等方面的指导上,还停留在举办创业教育讲座、创业计划比赛等基本的层面上。这些教育尽管是必需的,但也恰恰忽视了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即专业知识能力。高校的创业教育要依托专业教育来进行,专业是大学生最熟悉也是最擅长的,应在平时的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三、以过程导向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

1.以过程导向来明确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由于人才发展的多元性以及学生价值观自我选择发展方向的多元化,高校的创业教育要秉持区别教育、个性教育的理念。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初衷或者目标要明确。首先,层次目标。不同类别的学生,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要求是不同的。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要探索、发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并运用已知的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改造世界,这两类人才要求基本理论根底深厚,善于思考和创新。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他们的任务是在生产或社会服务的第一线,把别人的设计、规划或方案付诸实施,因此,高职生的创业能力除了专业知识,还有职业技能。他们创业的起步一般是服务型小企业而不是高技术企业或生产创新产品的企业。我国大学分类繁多。大学生层次的多样性决定了创业教育的目标也是多样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授人以鱼(公益助学)+授人以渔(就业)+授人以业(创业)+授人以智(研究)。其次,内容目标。创业教育有丰富的内涵,设计、创办、经营和管理一个企业或公司都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但它们远不是创业教育的全部。创业教育并不是教育每个大学生都去创业,都去开办公司,而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因此,创业教育既包括通过技能培训而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也包括学生的个性、开拓性、创造性和综合文化素质的普遍提升。
2.以过程导向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也应循教育的趋势和本质。卢梭提出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指出:“大学该提供这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他们较多的专业技能,而且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这些观点都分别指出,教育的本质无不在于过程中,寓教育于参与,寓教育于体验。创业教育实践性更强,尤其如此。
目前,中国学者根据不同标准,将大学生创业模式分为创意型创业、技术创新型创业和经营模式创新型创业,以及实践中已经取得一定效果的温州模式、义乌职业学院模式、三条腿模式、湖南大学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创业教育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是现实中所存在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但若要长时间生存下来,就不能脱离教育的主体一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只有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解放他们的口,解放他们的手,解放他们的脑,他们个性才能发展,他们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
如何让大学生成为创业教育的设计者、参与者以及受益者?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构建这个系统,立足现有基础,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创业教育经验,激发创业动机,培养创业精神和品质,营造创业氛围。创业教育没有固定或者唯一的模式。只要是促进人的和谐、持续发展的,就是合理的。
3.以过程导向评价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价值观而言,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并无好坏对错之分,但如果将结果导向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之中,就有可能产生预料之外的负面影响。创业者的成功、财富以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名望诚然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去创业,但也正因为这个聚焦效应,容易让人忽视或者不重视创业过程中经验、经历的积累以及创业品格的培养。于是创业过程中的个性被突出,共性的要素被掩盖,或者为了眼前的小利,而无法关注长远发展。
在新形势下,高校的创业教育更应贯彻过程导向的评价标准。人是教育的产物。只有人一生的和谐持续发展才是创业教育有成效的唯一标准,地位、名利等都不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