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23733 浏览:1076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几千年前,《论语》开篇就记载有孔子对快乐教学的认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孔子已经认识到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誉满欧美的著名学者、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这本畅销书,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才能取得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厌学,上课睡觉的情况时有发生,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为了改变现状,我校在初中部推行了“快乐学习教学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成立了“初中快乐学习课题研究小组”,研究课题《初中快乐学习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成功申报了广西C类课题。本人作为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和语文科的主要研究人,经过两年多的“快乐学习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收集了第一手素材,积累了快乐教学法的丰富经验,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空前高涨,所教班别的语文成绩名列年级前茅,本人也连续几年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现将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实行快乐教学法的一些做法分享如下:

一、发放“快乐学习卡”,以卡为乐

初中生心智还不是十分成熟,好动贪玩,好奇心强,特别是现代初中生,便捷社会助长了他们的惰性,但他们自信心强,好表现,有好胜心,事事不服输。针对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们研究小组设计了“快乐学习卡”,用“卡”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教育心理学来说,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每个老师每节课有五张“快乐学习卡”,用来发给要奖励、表扬的学生。可以发给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有创新见解的、认真预习的、作业完成好的、成绩进步的、课堂纪律表现好的……一切老师要肯定的行为都可以发卡鼓励。学生的“快乐学习卡”每15张普通卡可兑换一张银卡,3张银卡可兑换成一张金卡,这些学习卡可在期末举办的“快乐学习卡”拍卖会上兑换你所需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甚至你喜欢的零食、玩具。“快乐学习卡”在课堂上当堂发放,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回答问题,没有学生睡觉了,自觉预习的多了,甚至后进学生也积极做作业了,体成绩都得到了提高。学生课余经常比谁的学习卡多,领到学习卡的自豪感和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在感受到了用自己学习所得到的源于:论文封面www.618jyw.com
卡兑换到自己心仪东西的喜悦。还有的学生用卡兑换一双手套给妈妈,妈妈幸福得热泪盈眶……小小一张卡所取得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我们也注意用“快乐学习卡”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快乐学习卡”上有京剧脸谱、国画欣赏、十二生肖、名人名言、古诗警句等,甚至举行“我学习,我快乐”美言征集活动,把获奖美言印在“快乐学习卡”上,既增进学生知识,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又促进学生的快乐参与。

二、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动为乐

快乐教学法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构建者,语文课堂要让学生不仅敢想,更要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自主合作、探究、互相讨论的学习状态。学生有序地进行学习,可以在黑板上写,可以站上讲台讲,也可以小组表演,总之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组织和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他们就能快快乐乐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以下三种教学活动能有效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1.课前三分钟的展示活动。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轮流让学生展示真我风采,体验收获成功的喜悦。展示内容可由老师提前规定,主要是对新课文的预习展示,可采用讲故事、表演、评论等方式。或是对热点问题的评论,或是诗词的背诵等。精彩表现者可获学习卡奖励。这个活动让学生人人踊跃参与,个个精彩展示,营造了良好的课前氛围。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把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每四桌为一组,以方便进行学习讨论。心理学认为:“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放开手脚,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如在教学文言文时,怎么把枯燥的课堂搞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呢?我采用了小组学习方式。首先,我把该文划为若干段,由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要求各小组根据文下的注解和工具书理通文意,针对文段进行质疑,小组长做好记录。其次,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讲台,给同学们讲解关键字词和句子。最后,各小组之间互相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达成共识。在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因此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使他们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3.采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各种教学手段,让课堂动起来。多媒体把视听有机结合到一起,声情并茂,能够让静止的内容生动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易懂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能使学生更充分地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结合游戏、绘画、唱歌、表演、辩论、讲故事等形式,让课堂生动有趣。如《沁园春·雪》课件制作,让没有见过飞雪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伟景象,看到万里长城的雄伟气势,伟人登高远眺的高大形象,更加直观,令人动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些诗句对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不一定能够理解,但直观的图片、影像却能帮助学生体会到诗句的妙处。例如教小说、戏剧类文章,可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角色表演等形式,让冗长的文字变成一堂有特色的“活动表演”课,效果甚佳。教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我让学生画出游览路线图,让学生扮演导游带领同学们游故宫,再配以真实生动的故宫画面、图片,有学生说比他现场游故宫记忆更深刻。

三、创设教学情境,以情为乐

语文课本中的很多作品是以情动人的。但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只强调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的目标。一言以蔽之,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纯粹的应试训练。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它可以强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让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使他们触景生情,以情悟理,得到情感的愉悦。
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生动的形象和景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反映思想的。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产生,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一般是通过图画、相片、音乐、文学语言、电化教具等教学手段,模拟和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得到情感的体验。例如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一首《歌唱祖国》配以一幅幅祖国成就图片,点燃学生的爱国!

四、引进竞争机制,以竞为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竞争机制已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针对学生易产生惰性但好强上进的特点,在教学中也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战胜自己的惰性,通过和同学竞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竞争体验成功的乐趣。我的做法一是让学生和自己竞争。我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特别是后进生的进步,学生成绩提高了,纪律的改进或者书写认真了,敢回答问题了,我都用语言和学习卡进行奖励,让他们体验到进步的快乐。二是和对手竞争。我要求每个学生每个月找一个语文水平相当的同学作竞争对手,张贴“学习擂台红旗榜”,让对手比一个月中谁的成绩进步了,谁的学生卡多,谁的作文、默写好,谁的问题有创意等,每次赢的同学获一面红旗,比一比谁的红旗多,谁输的要满足对方的一个的要求(不能是过分要求,要力所能及的)。这个带有小惩罚性质的竞争符合学生心理,学生乐于接受。为了促进学生进步,一个月后可以更换竞争对手。学生暗自较劲,不知不觉中慢慢进步了,学生从中体验到了进步的快乐。三是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合作探究时,各小组各抒己见,在辩论竞争中增长知识,增进友谊。特别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采用学习小组竞争的形式,使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气氛更热烈,合作更愉快!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快乐学习教学法,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快乐学习卡为媒介,旨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快乐中体验情感,在快乐中合作竞争,在快乐中进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享受到学习的更多乐趣!
参考文献
王彦玲.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培养语文兴趣[C].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1999.
苏 莹.以美促学以美育人[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段性成果集,2010.
[3]吴滋意.兴趣激发动力愉悦诞生智慧[J].阅读与鉴赏,2008.(1)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