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美育莫让美育在语文课堂上缺失站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6603 浏览:222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大部分教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高考的指挥棒上时,高中语文教学就变得功利而平庸,并因此削弱了语文学科的美育和德育功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要高声呼吁:莫让美育在语文课堂上缺失!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具体的美育要求。然而当前的高考模式令师生唯“高分”是求,审美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已经严重缺失。
美能让人产生羡慕之情,美能让人过目而难以忘怀,美能让人的情操得到陶冶,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美育有怡情冶性、启真益智、养志导善、健体美魄的功能。面对功效卓彰的美育,我们没有理由让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缺失。
美无处不在,处处都有美,更何况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文章文质兼美,很多都是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们题材广泛,体裁全面,格调各异。一篇篇佳作构成一个个绚丽多彩的华美世界。高中语文教材蕴含着深广厚重的人情美、自然美、艺术美,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美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我们没有理由面对如此绚烂美丽、丰富多彩的美育瑰宝而让美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缺失。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必要而可行的,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里遨游吧!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一次生动的美育机会。那么如何才能不让美育在语文课堂上缺失呢?笔者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课堂上实施美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大量使用,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美育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对学生实施美育变得方便易行了。教师既可以利用有关教材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创设情境,也可以自行设计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来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又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
我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制作了一个flash动画片,运用舒缓怡人的音频和淡雅优美的视频创设了三个场景:陶渊明乘舟回乡;家园之乐;郊游之趣。通过欣赏这三个幽雅恬美的情境,学生不仅理解了陶渊明为什么如此厌恶官场,为什么那么向往田园生活,也受到了田园风光之美、闲情逸致之美、淡泊名利之美的熏陶。这种美的熏陶不仅使学生身心愉悦,也启发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仅促使学生深入理解陶渊明其人,更使学生对污秽的官场有所了解。怡情冶性、启真益智、健体美魄在一节课中得以完美实现,一箭多雕,这就是美育的功效。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的融入,使得审美教育简便易行,功效卓著。

二、赏析作品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受到审美教育

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所在。如果仅仅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性格,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能深入挖掘人物身上潜藏着的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让学生对人物形象产生羡慕和敬仰之情,让学生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那么学生不仅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感体验,还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涤,从而健全心智。学生因为对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积极主动地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例如,在教学《项羽之死》时,我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来概括项羽的性格特征,因为这种教法千篇一律、枯燥乏味,至多也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掌握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除此之外更没有别的收获。于是,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体验“霸王别姬”片段中项羽重情重义、柔情似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体验生离死别之时的凄美;引导学生体验“乌江自刎”片段中项羽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人格美,让学生明白了失败的项羽实际上比那奸诈阴险、无情无义的刘邦更可爱,更可敬。在人格上,失败的项羽是完美的,而成功的刘邦则是个缺乏人格的“痞子”。用充溢于文中的悲壮之美来感染、熏陶学生,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理解并掌握了项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灵得到了美的洗涤,他们的人格得到了提升。这种教法因注重审美教育而事半功倍、一举多得。

三、赏析作品的意境,让学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诗歌、散文、小说中营造了许多或清新淡雅,或雄奇壮丽,或迷离飘渺,或意蕴深刻的意境,这些意境都充满了自然美、艺术美。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能怡情冶性,健体美魄,又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模仿创造的。对比单纯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其效果好很多。例如,在教学《滕王阁序》第三段时,我调动学生利用想象走进那精美繁华、气势壮阔、色彩明丽的意境中,让学生受到自然美的浸润,让学生去想象并感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色彩明丽、气势壮阔、明艳而不失庄重之美,让学生展开联想去体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若有若无、若隐若现、视通万里、飘渺壮阔之美。学生受到自然山水之美的浸润,不但性情得以怡冶,学习本文的兴趣也倍增。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意境美,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自然之美的熏陶,不但美化学生的心灵,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吟咏诵读,让学生体味、感受作品的音乐美、人情美

吟咏诵读特别适合诗歌、散文或精美片段的教学,这是一种以形入情、以声带情的鉴赏方法。正如宋代朱熹所言:“诗须是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学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618jyw.com
生根据对作品的心领神会,自然入境,或抑扬顿挫,或长短疾徐,或轻重张弛,力求通过心、眼、口、耳并用的活动传达出诗人独特的情致及韵味。”学生因此受到音乐美与人情美的感染。例如,我在教学《项羽之死》中的《垓下歌》时,反复指导学生朗读本诗,然后引导学生在吟诵中体味项羽、虞姬的内心情感:“在即将被对手斩尽杀绝的生死关头,古代帝王有几个能像项羽一样把女人当人来看待?项羽不会像其他帝王那样随便结束自己爱妃的性命来保全自身的尊严,而是诚挚地向自己所爱的人表达自己难以割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虞姬一定是深为感动而为之殉情。”在回环往复、朗朗上口、深沉悔恨的音韵之中,学生感受到了项羽重情重义的人情美。学生在吟咏诵读中受到音韵美、人情美的感染,同时也完善了对项羽这一悲壮的末路英雄的理解。再如,在《陈情表》一文的教学中,指导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感受到李密那悲伤、诚挚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以及他那拳拳孝心。学生理解了这一人物形象,进而敬重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因反复朗读而受到一次次美的浸润。
总之,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更好地促进学校德育、智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审美教育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把德育、智育、美育有机地融合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厚此薄彼。如果每一位语文教师能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怡情冶性、启真益智、养志导善、健体美魄的功能,那么我们每一节课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位学生都能体健、智高、魄美。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