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信息技术论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革新能力培养理工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7031 浏览:181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新的人才不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现代教育中同样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永恒不变的主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现如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我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推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教育教学中所提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指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更是指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进程中,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在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我认为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工作。

要想使学生拥有创新的能力,作为学生引路人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新的教育观念。多年来,旧有的教育教学思想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的创新与变革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转变教师个体的教育观念。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还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和发现真理、知识的过程,教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努力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掌握自学的金钥匙。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仅要上好一节课,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教师自身是否具有自学能力、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现代的知识,特别是电脑知识的更新,真正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即使今天向学生教授的是当今最流行的东西,可能明天就已经成了过眼云烟。所以,如何教,教什么,在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的教师素质。这就要求信息技术不断地去学习本学科的知识,甚至是一些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只有对电脑教学有强烈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学生。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给予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在课堂上,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而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给自己急诊,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在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不应简单地否定,而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信息技术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在学习每一节课或每门课之前给学生演示本课要完成的任务,用完成任务作为动力,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进行PowerPoint内容学习时,先给学生看几个精美的PPT作品,作品中有各式各样的文字、图片,还有一些动画视频信息,学生看后立刻发出惊叹的声音,可让其展开充分的想象,思考如何完成这些作品的设计。在这样浓烈的学习气氛中,告诉学生想要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多媒体作品的话,就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学习它的强大功能吧。学生马上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个个跃跃欲试,这就为后面授课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准备。这样教学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适当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技能竞赛来强化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例如汉字录入的练习非常枯燥无味,可以在全年级组织一次打字比赛,利用打字测试平台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给一些小小的物质奖励,这样一来,你追我赶,提高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效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再比如在学习Word制作电子小报、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FrontPage网页制作、Photoshop图片处理时,同样可以规定一个题目或内容,让学生进行制作比赛,尽可能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有很大提高。
3.尽可能利用各种形式展示学生的电脑知识或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每个班中一定会有一部分学生特别喜欢这门学科,当然他们的喜欢很可能是出于对电脑游戏的喜爱,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可以利用每节课的开始一到两分钟让他们展示一些电脑操作技巧或者作品源于:论文资料网www.618jyw.com
,也可让同学一起来评选电脑之星,这样就能不断加强学生的成功体验,逐渐将他们从对游戏的痴迷转向对电脑知识学习的热爱。

五、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多方面地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朝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如在讲授Windows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教师机上设置显示隐含文件及目录),学生在网上邻居打开时便发现文件“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可能找出“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他目录中后再删除原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收敛思维是指在解题中,尽可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确定出最佳方案。例如在教学生如何灵活进行文字编辑时,首先要求学生思考用哪些软件进行文字编辑,是Word、记事本、WPS或是窗口画图中等问题,这时学生充分发挥了发散思维,思维活跃,思考着究竟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我抓紧时机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文字编辑。这种教学方法,经过课后的检验,学生掌握得很好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和应用,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不管学习什么内容,只有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将知识牢固掌握。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如在Word中用信息技术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制作电子贺卡送给老师或父母,Excel中制作考试成绩的计算与管理表格,PowerPoint中制作自我介绍的演示文稿,Photoshop中让老照片焕发新颜,网页制作中制作个人主页放在网上等。通过解决学习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起一切用够利用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为国家、民族的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信息技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7,7,第1版.
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研究.
[3]肖川.论创新教育.载《教育研究》.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