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教学法主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7308 浏览:238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笔者所在的地区现已普遍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历史教材。在新的教学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法上不断求变,求新,求改进,才能使新教材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特征

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学习主题来构建新的教材体系。每一学习主题为一学习单元,每一学习单元又分若干课,学习主题的设立有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每个单元内容的中心明确,历史线条清晰,容易形成历史脉络感。以这种形式构建的知识体系显然比较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不大,学生容易接受。例如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走上社会主义之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于这个知识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和思想品德课上都有所接触和了解,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难度相对较小,沿着这一线索,第二课讲述了《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第三课讲述《新中国的内政外交》,第四课讲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五课则是探究课。总体而言,这一历史脉络是十分清晰的,全部内容都围绕“走上社会主义之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学习主题,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课课相接,服务主题。

二、主题教学法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基于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体系构建方式的这一转变,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主题教学法,使形式与内容更加契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主题教学是以鲜明的教学主题来统领全部教学内容,实施课堂教学,每节课都需要有中心思想来明确教学目标,这个中心思想就是教学主题。主题教学法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教学设计、教育资源建设以及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等方面。我国新课程主要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理念,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新课程的内容上,按照学习领域、主题等来划分。要求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更好地体现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主题教学法正是在符合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的。

三、主题教学法的运用策略探讨

1.准确定题——主题教学的“灵魂”

课堂教学主题是一堂课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依据。主题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准确掌握每节课的教学主题,每节课的教学主题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整个单元模块的学习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和教学大纲,切实按照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模块专题来确定正确的教学主题。一堂质量较高的历史课,应该是教学内容“拓展”与教学主题“聚拢”的和谐统一体。教师应该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围绕总体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扬弃,有意识地将有助于主题教学的知识、思维、情感等纳入开放的教学目标中,每项教学内容都明确而集中地体现和服务于教学的主题,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2.恰当选材——主题教学的“血脉”

好的主题是要通过恰当的选材来体现的。如果说确定主题是主题教学的“灵魂”,那么恰当选材就是主题教学的“血脉”。要通过恰当的选材组织、丰富和凸显主题。如何把历史教学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是恰当选材的准则。比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时,教师从堪称“明星大杂烩”的影视作品《建国大业》中选取片断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结合现在影视作品深入人心的情况,用轻松的方式再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情景,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部综合了众多明星的影视作品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偶像心理,学生甚至可以在“数明星”的趣味游戏中了解到很多历史人物以及发生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的历史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3.深化主题——主题教学的升华

历史教师要围绕特定的主题,加强内容之间的联系,把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将知识点往纵深方向拓展,才能实现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主题的升华。每节课的学习如果仅仅让学生记住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节点和意义是不够的,教师要多让学生讨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出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分析前因后果,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去看待历史本身,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陈艳.让初中历史活动课切实有效[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4).
张爱玉.刍议利用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之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
[3]刘艳芳.浅谈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开展[J]. 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