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学术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14820 浏览:610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地理案例教学作为实现新课标三维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符合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理教学;案例;应用
1003-2851(2013)-01-0188-02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大家普遍认为,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是个亮点,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可谓是亮点中的“亮点”,又是亮点中的“难点”。如何实现、如何突破,我认为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和途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现行高中地理课程,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都倡导以典型案例为载体,以探究问题为导向,通过案例的探究学习,使学生掌握和深化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学会和掌握对某一地理问题、地理现象分析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案例教学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符合地理新课程的理念。现就案例教学的作用及模式进行浅析。

一、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和原理。由于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材料,直观、形象、典型,可以深化学生的感知认识,帮助学生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将抽象地理知识形象化、地理概念具体化,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分析方法,获得自我驾驭知识的能力。
2.案例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有些是热门话题,如温室效应、人口问题、城市化等,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一个典型事件实际情境的描述,易于创设问题情景,容易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动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认真参与。
3.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是围绕着一两个案例展开的,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案例教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宽松环境;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学会提取有用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把握案例的关键;综合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和基本原理层层剖析案例,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案例教学有利于紧扣课标导向,强化课改理念。就高中地理新课程而言,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许多章节都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来编写教材,进一步明确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原理而非仅学习具体区域”的实质,从而使案例教学实际上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必将促使整个课改理念的深化,也将对今后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案例教学法的模式

案例教学法按照案例的“展示——探讨——评价”三步骤进行:
1.地理案例的展示。地理案例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发放文字材料、多媒体展现图像影像资料,或通过教师学生的描述、实际情景的模拟、甚至实地参观考察等。教师最好提前告知学生本次案例的探讨方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尽快的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讨论作好准备。课堂上教师呈现地理案例时,尽可能采用从小到大、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方式,并尽量用多媒体形式来呈现地理案例,以增加信息量。例如,在进行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案例教学,先展示一组图片和文字资料:昔日的“天堂”,今日却变成了荒漠(1992年和2002年分别摄于额济纳旗同一个地点)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有哪些表现?为什么天堂变成了荒漠?然后引入课本中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案例教学。
2.地理案例的探讨。该过程是将案例的情境与相应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揭示案例与所学原理之间的联系。在此,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展开研讨和探索。学生是分析、研讨案例的主体。例如,教师在引入“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案例后,要启发引导学生通读案例素材,并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探究问题分组开展深入的研究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有哪些?人为原因有哪些?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与干旱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和萨赫勒地区荒漠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哪个因素常常起决定性作用?为什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思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尽力把事件发生的背景、案例反映的问题、矛盾和冲突揭示清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教师观察并适度参与一些学生的合作交流,了解探究情况,把握探究的节奏和方向,对学生探究进程、课堂纪律等进行宏观调控。
3.地理案例的评价与总结。教师针对案例讨论的内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结果的表述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的学习表现和思维水平进行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与长处。二是对学生研讨结论进行补充或提高性阐述,并给出相对完善的案例分析原理,同时呈现同类案例进行迁移拓展,例如,学生探究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案例后,引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案例,使学生在迁移中掌握同类问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检测学习的效果。这样能避免单一案例分析可能带来的某些局限性,同时为学生提供知识和能力迁移的平台。

三、案例教学法的策略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要真正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掌握教材中抽象的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非易事。因此,教师运用地理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
1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618jyw.com
.精选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选择地理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几点:(1)案例选取要有真实性和实用性。应根据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和生活实际,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案例。(2)案例选取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一定要根据教学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案例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能够反映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的案例。(3)案例选取要具有新颖性,讲究时效性。案例的选择应该不断的变化和更新,离学生时间距离越近,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效果也越好。(4)案例选取要难易程度适中。太难和太易都会使学生丧失对案例参与的兴趣,难易适度的案例,往往有助于教师把握好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效率。
2.精心备课。案例教学法对地理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高,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通过多渠道搜集案例素材,精选案例。同时针对教学目的,结合案例材料,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设计的问题应注重递进式探究,尽量避开大而空的提问,否则学生会无所适从,找不到切入点。通过设计具有一定深度和递进性的问题,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示。
3.精致授课。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因时因地制宜、因材分层施教,把握提问对象及提问时机,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交流、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师生互动,挖掘案例所反映的原理。同时,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重在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之中,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注意在分析的基础上,有概括、总结、提升和扩展,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突破案例自身的限制,以实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4.精准评价。对于案例学习而言,课堂讨论的结果可能会形成若干个“可行的方案”,每个方案各有千秋,我们应教会学生在众多方案中进行抉择的方法。教师要善于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通过多种方式加以鼓励。有了这样的评价机制,教学双方才都乐于探讨课堂教学,每位学生才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
总之,地理案例教学作为实现新课标三维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是新课程背景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适当采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领悟地理学科的无穷魅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杨毅.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教育.2001(19).
[3]黄辉.案例教学法的优劣分析与比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4).
[4]林培英,马贺山.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