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汉语英语学习中汉语负迁移认知及其教学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5656 浏览:149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汉语和英语作为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二者之间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相融之处。对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来说,学习英语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的干扰。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对汉语负迁移进行认知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负迁移 认知分析 教学策略
一、引言
认知最简单的定义是知识的习得和使用,它是个内在的心理过程,牵涉到诸如感知觉、型式识别、视觉表象、注意、记忆、知识结构、语言,等心理表征在内心里的操作。它认为语言是个心理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触发其他的认知系统。(桂诗春:1991)迁移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学习在者运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课题、新任务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完成的,既有对比,又有抽象的特点。外语学习过程中,正迁移指学习者利用或借助母语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学习;负迁移指学习者已获得的有关母语的知识、经验或习惯妨碍自身运用表达与交流思想,也称干扰作用。(李宇明:1998)迁移是语言习得和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现象,是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体现,反映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过程,并受到一定程度的认知制约。无论是正迁移还是负迁移都于认知科学密不可分。鉴于此,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英语学习中的汉语负迁移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二、汉语负迁移产生的认知原因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语言符号及其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受认知制约的。世界上所有人类语言都具有共性,同时每种语言之间又有差异和特殊性。母语负迁移产生主要源于成人外语学习的非习得性。一个人的母语是在没有其他语言的影响下形成的,是第一语言系统,文化的吸收在第一语言形成中是自然的过程,不需要任何解释说明。而外语学习,尤其是成人的外语学习,则是在第一语言系统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二语言系统,即目标语系统。(黄衍玲:2003)在目标语的学习中,学习者会自然的参照母语的模式和思维习惯来学习外语,这样的语言学习仍然是在母语的结构和功能知识与英语相互“比附”,或者直接将汉语中与英语似是而非的部分相互替换,汉语的负迁移由此而产生。Kellerman(1977)提出学习者拥有一种心理类型。心理类型(psychotyplogy),学习者在心理上对自己的母语和他们正在学习的第二语言间所存在的距离(即两种语言在语言细节上或大体上是否一样)有一定的感知。(Kellerman,1977)这些感知构成了心理类型,心理类型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Kellerman还认为学习者对母语内部的语言结构有一定的感知,即有的结构可能被迁移,有的不能。而这种感知在实际学习中直接影响学习者是否产生迁移的可能性。

三、 英语学习中汉语负迁移的认知分析

中国人一般在汉语的语境中学英语,对汉语的语言结构规律及文化习惯,功能结构等注意过多,并把他们直接用来替代英语中他们自以为相同或实则不同的部分,于是汉语负迁移就产生了。这种负迁移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三方面。

(一)语音层面

语音方面的汉语负迁移,直接关系到发音正确、标准、流畅与否,影响摘自:学术论文网www.618jyw.com
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及外语学习兴趣。从认知角度看,这主要是母语及其方言、语言的发音习惯基本定行所致。

(二)词汇层面

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应和概念化等同,其他概念化包括一个人对外部社会的,语言的,环境的意识,概念化实际上就是认知处理,英汉词汇的意义由于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而并不完全类同。外语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对英汉词义概念的内涵外延把握不准,对英汉词语的词性与搭配容易混淆。
英语中的名词通过改变其词形来完成数的变化,而汉语则是通过量词来表达数量的,而且,英语中名词的可数与否与汉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像news(消息)、glass(玻璃)、paper(纸)、chalk(粉笔)等这样的物质名词是作为不可数名词来处理的,而在汉语中它们却是可数的,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中国学生就极易出现a news/glass/paper/chalk等中国式英语。

(三)语用层面

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而我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对西方的了解不够,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英语上去,从而产生语用层面上的负迁移,比如在一次给外国网友写信的训练中,一个学生这样写道:“In China, parents want their only child to be a dragon or phoneix.”(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里的“龙凤”在中国文化中指出类拔萃的人物,但在西方文化中却截然不同。西方传说中,“dragon”是一种凶残的怪物,而“phoneix”象征着复活和再生。不能仅把这句话的字面意义翻译成英语而不加解释。

四、教学中减少汉语负迁移的认知策略

我们研究外语教学或外语学习时,不能只注重外语的特点,还应考虑到汉语的负迁移,因为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是以他构想的现实模式为基础的。(张文府:1995)我们应该承认母语负迁移的客观存在,辨证地看待英语学习中汉语负迁移,立足现实,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办法。
(1) 应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加强英汉对比,让学生了解汉语负迁移易导致负迁移的存在。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改正由汉语负迁移产生的各种错误。
(2)学生在接触语言材料时,最初就应该准确到位,不能在理解上摸棱两可。同时对所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加工深度。如在单词的学习中,不要只是让学生一味的背单词,简要记住中文意思,还要让学生注意单词的使用习惯和在使用中的搭配。教师要强调单词的正确搭配和不同搭配的不同含义,并鼓励学生多做替换练习,加深印象,这样在写作时才能保证正确性。
(3)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依靠网络和多媒体,扩充教材上没有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充分了解英语民族的人文风俗,从而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避免因文化知识的缺乏造成表达错误。
(4)语言学习好比信息处理。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它涉及到用心理表现来调整和引导行为。外语教学中要注意理论和时间相结合。对学生精讲语法规则,而不是机械套用,在语言理论和规则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大量实践训练的机会。在从已有知识向新知识发展过程中,把学生已习得的知识变成进一步学习的推动力和辅助工具,这符合认知心理学的记忆原理。
五、结语
语言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产物,从认知角度看,母语负迁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只要我们了解了母语负迁移的基本机制及产生条件,对母语的负迁移有重新的认识,并能运用认知科学及对比语言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在外语教学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认清英汉两种语言的内在本质,找出英汉间的转换对等,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排除负迁移的干扰,促进正迁移的积极作用,那么这无疑将对提高中国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提高起者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桂诗春.认知和语言[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3)
李宇明.理论语言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黄衍玲.汉语正负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淄博师专学报,2003,(3)
[4]Kellerman,E Towards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ategies of Traner in Second Langage[J]. Interlanguage Studies Bulletin, 1977(2)
[5]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张文府.论外语学习[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