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学生如何培养学生革新素质生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21619 浏览:966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清除传统教育观念中阻碍和限制学生发挥创造潜能的因素,树立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育观。我通过阅读教学,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1 发散性阅读,诱导发散
在阅读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将思维的触角伸向不同方向,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例如《马背上的小红军》一课有一处细节描写,陈赓找到小鬼的时候,小鬼已昏倒在草地上了。陈赓发现小鬼的干粮袋里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骨头,上面还有几个牙印儿。陈赓全明白了,他深情地搂着小鬼。这个“搂”字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正是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发散点。从陈赓、小鬼这两个角度揣摩,引导学生领悟“搂”字不只表现了红军战士之间真挚的阶级友爱,而且饱含着陈赓对小鬼高尚品质的敬佩,还突出了陈赓悔恨、自责的心理。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起点,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增加了思维的多维性,发展了思维的流畅性。
又如《五彩池》一课描绘的是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在阅读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想象五彩池的形状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说出来,但不能与课文雷同。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生动比喻:“有的像一副闪闪发光的太阳镜”;“有的像一片碧绿的浮萍”;“有的像一个弯弯的月牙儿”,五彩池的美丽在灵活的思维活动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618jyw.com
中展现出来。接着我又提出新的要求,仿照“柠檬黄、橄榄绿”这两个词的特点:在颜色词前加一个与这个颜色相同的事物,组成新词来描绘池水的五彩斑斓。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课堂上又掀起。“梨黄、橙黄、茄子紫、宝石蓝、玫瑰红、银白、翡翠绿……”一个个闪烁着创造性火花的思维油然而生,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2 扩展性阅读,启发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含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创造性思维始终伴随着想象,它能不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赋予思维以独特的形式。

2.1 利用词句,再造想象。

叶圣陶曾经讲:“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才能够领悟它。” 例如《瀑布》一课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理解课文,感受不到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如果抓住瀑布的音、形、色几方面的描写,把语言文字提供的信息经过创造性想象,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幅完整壮美的画面,才能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壮丽景观,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倾倒。

2.2 巧妙扩展,创造想象。

《罗盛教》一课第二节有这样一句,“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这个“摸”字正是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扩展点”。我启发学生“罗盛教在水底是怎样摸的?你能把当时的情景想象出来吗?”学生们很快受到启发,“刺骨的冰水浸透了罗盛教的衣衫,冰下水流很急,罗盛教拖着沉重的身体,一会儿向前摸,一会儿向后摸,一点点在水中摸索着。费了好大的劲儿,也没摸到。”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把想象的画面描述出来,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3 评价性阅读,质疑研讨
古人云:“学贵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在质疑研讨中碰撞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例如《滥竽充数》一课,“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正才干,而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个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质疑,“我的爸爸乒乓球打得很棒,别人称赞他球技高超,爸爸却说他球技一般,只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在这里, “滥竽充数”也可以表示自谦。又如《狐假虎威》一课中的成语“狐假虎威”,本来有贬义,指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有一位学生另辟蹊径,大胆质疑,“狐狸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巧施计策,机智地骗过老虎,保存了生命。我认为狐狸很聪明,不应贬低它,‘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有时可以表示一种机智的斗争的策略。”这种不迷信书本,敢于质疑探索,正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
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便是人的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是花中牡丹。”语文教学必须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致力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