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概念整合论述视角下英语诗歌隐喻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01 点赞:14544 浏览:600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概念整合论述是由福柯尼耶和特纳在心理空间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对动态的、创造性的语义构建活动进行解释,因此该论述对新奇隐喻具有很强解释力。诗歌中不乏各种新奇晦涩的隐喻表达,这也是造成读者理解障碍的主要理由,若能正确浅析这些隐喻背后的真实所指,将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内涵。本文将运用概念整合论述对T.S艾略特《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情歌》)的中的典型隐喻进行浅析,以说明该论述如何为诗歌理解开辟了新路。
关键词 概念整合论述 诗歌中的隐喻  情歌
在《我们赖以存活的隐喻》一书中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提出了概念隐喻论述,并认为隐喻是两个语域之间概念的映射(mapping),即用一个域(源域)中熟悉的、具体的概念表达另一域(目标域)中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因此隐喻不是纯粹的语言现象,而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概念隐喻论述对规约隐喻能做出很好的解释,但对新奇隐喻则显得力不以心。以“to dig one''''s own gre”这个隐喻短语为例,意为“某人的错误行为将导致其本人灾难性的结局”,并且“此人并没有意识到其行为会导致这样的结局”。以概念隐喻的角度浅析发现,源域中包含着具体的成分:坟墓、尸体和埋葬,通过隐喻投射到目标域上,形成抽象的概念:做傻事、陷入困境和最终失败。两个域的成分看似对应,但事实并非如此:挖坟墓不会导致本人死亡,但错误的行为会导致自己失败;挖坟墓是有意识的,而错误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所以传统的两域映射论述无法解释这个隐喻,而概念整合论述却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一、 概念整合论述介绍

(一) 概念整合论述的基本框架。

概念整合论述是对心理空间论述的继承和进展。心理空间是人们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谈话为了局部理解和行为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它可以随着话语和思维的展开而不断得到调整;概念整合则是人们有选择的以不同的心理空间中提取部分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进而复合成新的概念结构的一系列认知活动。
基本的概念整合框架包括四个心理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s),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复合空间(blended space)。两个输入空间类似于概念隐喻论述的源域和目标域,它们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匹配起来;类属空间是两个输入空间所共有的抽象结构;复合空间是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性投射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原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新的联系——新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彼此联系起来,进而形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

(二)概念整合论述的运作机制。

概念整合网络的运作包括三个关联的步骤:1.组合(composition),即将输入空间的投射物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联系;2.完善(completion),即将组合而成的结构与认知文化和背景知识相结合,激活整合方式;3.精致(elaboration),即整合中的结构可以被精致加工,这种精致加工是种“连续整合”。

二、概念整合论述与诗歌隐喻

(二) 诗歌背景。

《情歌》是艾略特于1917年创作的第一部现代主义诗歌巨作。该诗描述的是一位庸碌青年在求爱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混乱意识,他的求爱行动最终也因怯懦而放弃。艾略特创作此诗时正值一战,许多青年怀着理想上前线,却带着绝望下战场。诗歌主人公普鲁弗洛克就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员:日趋冷漠的工业化城市使他们感到不满,虚伪蒙蔽的政府使他们失去信心,但他们却没有力量挣脱,在愤怒和痛苦之余只能选择怯懦的忍受。所以本诗虽然以“情歌”为名却无任何“爱情”可言,注定了是一曲反映内心挣扎的悲歌。

(二)隐喻浅析。

全诗虽然只有20节,但大量奇特隐喻使诗歌变得异常晦涩,本文将选择最著名也是最关键的几个例子进行浅析。
第一个隐喻“当暮色蔓延在天际,好似病人麻醉在手术台上”(第1节)描述了故事开始的背景:夜幕降临,普鲁弗洛克在被昏黄暮霭笼罩的大街上开始了求爱旅程;这里将暮色描述为手术台上的病人,这种死气沉沉的氛围也是当时社会背景的真实写照。通过浅析可知这一隐喻包含了三个输入空间,其中1、2类似于源输入空间,3类似于目标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反映的是两类输入空间有着的共同属性,即毫无生机的特点。基于这一结构整合空间产生出新创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即现代社会低迷压抑、没有活力。几个空间内容可概述如下:
开篇及贯穿始终的颓废意境让人不难想象,主人公在这样一种令人窒息的环境下展开的求爱行动不会成功;同样,在病态压抑的社会背景下现代人寻求人性解放的诉求也难以实现。
另一个经典隐喻出现在第7节,即“我用咖啡匙量走了我的生命”。这一表达看似荒诞不经,宏伟的生命岂是咖啡匙这样边缘性的物品所能衡量?但结合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会发现,这正体现了现代人的自卑心理。诗人独创性的视角让人联想到主人公整天纠结于毫无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琐碎中,永远也无法实现理想和抱负。这一隐喻产生的整合模型为:
诗中类似的隐喻还有很多,比如主人公不断将自己比喻为剩烟头、钉在墙上的昆虫、蟹鳌等卑微的物品,这些表达都折射出了工业迷茫时代年轻人的普遍心理,面对眼前的一切他们感到无奈恐慌但却无力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那么到底是什么束缚了现代人的思想,使他们想要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却无力或者不敢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诗中第8节出现的隐喻给出了答案,即 “我的领带雅致多彩,用了一个简单的别针固定”。这一“别针”隐喻同样也可概述为一个四空间模型:
那个年代男士为防止领带松掉需要用一枚别针将其固定,同别针的固定作用一样,世俗的眼光也将人们的行为束缚,不同的人们可以选择在这种规约下虚伪的存活,也可以选择冲破传统追寻真我。可惜在压抑的社会环境中寻求人性解放并不容易,这也正是以普鲁弗洛克为代表的现代青年想对混乱的世界做出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却又无力也不敢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的矛盾心理产生的根源。
二、 结语
《情歌》中大量奇特的隐喻表达以及主人公意识的跳跃,使诗歌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晦涩难懂并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本文通过浅析诗中三个典型且相互关联的隐喻,证明了概念整合论述对新奇隐喻的强大解释力。这种浅析策略教学论文不仅使我们能了解诗中隐喻产生的理据及特点,而且还能进一步理解这些隐喻背后所折射的人物性格及其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探讨生教育革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xun-chx2011074
参考文献: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Fauconnier,G. & M. Turner. Mental Spaces: aspect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王正元. 概念整合论述及其运用探讨.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陶洁. 灯下西窗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汪少华. 合成空间论述对隐喻的诠释力. [J]. 外国语, 200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