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敏感与语文中新闻文体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3 点赞:28618 浏览:1320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09年和2010年下半年,多家媒体都报道了高中语文课本增加新闻单元的消息。在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中,新增了一个新闻作品单元,除过去的报告文学《包身工》重新回到课本,又增加了《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飞向太空的航程》等。笔者对新闻敏感与中学语文中的新闻文体教学之间的联系进行了一些思索,发现了一些不足。
首先,在中学教育中加入新闻元素,其目的不仅仅是简单地传达和再现一些具体的“社会重大事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新闻敏感。新闻和文学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人学”,是人写的,写人的,为人写的。二者不同点在于,新闻更着重于体现一个社会的精神物质文明和时代心理、风尚进展中人类活动的新现象,新走势,并能运用先进的熟悉论和价值观,对之作出相应的价值判定。所谓新闻敏感,实在首先是一种价值判定能力,对新的、具有改良和革命作用的人物和事件作出发掘,对一些新现象中的旧观念、陈腐落后的社会管理方式、思想观念等进行揭露。新闻敏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判定能力上:一是迅速而正确地判定某一事实的社会文化含义;二是判定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对社会文化心理产生新的发现和冲击;三是善于以错综复杂的事实中看失事物进展变化的走势,增强关注的系统性、持续性和预见性,并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定。
因此,中学人文教育中的新闻教育实在是一个综合素质的考量,而不仅仅是一种专业文体的练习。以最近风靡全国的“五道杠”少年黄艺博为例,据报道,他以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天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他对新闻的关注不可谓不建全面。但是,以他的写作来看,他的见解并没有超出对一些空话、套话的模仿。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这位优秀的少先队‘长’……没有体现出任何独立思索的能力,倒处处是对官场语言系统的模仿。”比如,他称“开博客是为了表达‘中华民族之复兴,续写汉唐之盛世’的修身齐家、济世安邦之信念、气度、襟怀、理想和抱负”。细看其“大志”,竟然是“汉唐”、“称霸”诸如此类,完全违背公民教育精神,体现的是一种相当陈腐、落后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新闻教育不是简单的时势教育,新闻素养也不能等同于简单的时政关注。为什么《包身工》重新被选入语文教材,具有如此长远的影响力?由于它站在人性主义和社会进步的高度,体现了一个时代中一大批普通人的存活状态,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对现实的批判。当代文学中也不乏取材于新闻事件,体现对现实批判的作品。例如根据刘庆邦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盲井》,就用文学的手法细腻而深入地体现了一个制造矿难假象害命谋财的悲剧故事,揭示了社会转型期道德上的某种无序状态。新闻报道方面,孙志刚事件、血汗工厂、一连跳、黑煤窑,这些曾经的阵痛都体现了时代的真实面影。但现阶段它们不可能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出现,由于我们还缺乏直面现实的精神。
以目前中学的新闻教学来看,我以为它还是过于偏重空洞的象征,而缺乏对时代真实生活情况教学论文有血有肉的体现。《别了,不列颠尼亚》固然成为新闻作品进入语文教材又一轮的先锋之作,但我以为它不可能有太长久的生命力。它更着眼于权力更迭的象征,枯燥乏味,对于香港15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并无像样的概括。
其次,对入选中学课本的新闻作品的深度也应有细致的甄别。高中生已经有了相当的思索能力,过度简单和仅仅作为宣传的作品不仅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引起他们对新闻文体的反感。在深度方面,《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所秉持的反战思想和人性主义精神,对青年学生中可能有着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好战思想,是一种及时的针砭和富有说服力的教育。只有这样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辩难,以而进入深入思索的作品,才能真正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索,真正实现人文素质的提高。
新闻作品进中学教材,于语文教育、于新闻工作进展,都是值得肯定的举措。二者之间如何进一步地互相融合,相得益彰,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
万建辉,长江日报社教科文卫部记者,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洪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