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把握好三种联系

更新时间:2024-01-17 点赞:27186 浏览:1222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客观试题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表述,难以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因而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驱使下,语文教学越来越弱化思想内容,越来越多地舍弃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内涵。语文新《课标》针对时弊痛下针砭,大力夸大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一点也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联系

一、小课堂教学和大语文教育观的联系

语文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就是它的基础工具性。基于它的功能和性质,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特点和本国国情的特点,突出体现汉语教育特点,符合汉语教学规律。在学习先进的论述和策略时,把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理解,对语文学科“双基”的熟悉也应该赋予新的内容。一是打好文化的基础,主要包括:
(1)学习语文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2)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
(3)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策略;
(4)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二是打好精神的基础,主要包括:
(1)学生要好读书,有阅读的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2)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和睦相处,正常交往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健康的个性。这是影响和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根本因素。
近些年,“大语文”教育观被反复地经常地提及,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往课外延伸,要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如何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落实大语文的教育观呢?主要是拓宽课堂教学空间,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总之,“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每一节的课堂教学,让语文课融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进展。

二、继续传统与革新教学论文进展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