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让语文教学更有效

更新时间:2024-01-07 点赞:10291 浏览:440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比较是人们熟悉、鉴别事物的一种有效策略?假如能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比较这一手段,将更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实施。

一、在比较中培养观察能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会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因此,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策略来进行观察,是提高他们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如笔者在教学生练字时,就一直向他们夸大“细看慢写多比较”这七个字。具体要求如下:一个字练完三五遍后,首先与字帖比较,看看是否相似;其次,要同自己以前写的相比,以找出进步和不足;最后,还要和别人写的进行比较,以实现取长补短。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比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还扩大了思索的深度,不断取得进步。此外,在学习生字时,教师也可以运用比较的策略来实施教学。如找一些形近字使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并在比较中进行辨析,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新字的结构及其运用策略。

二、在比较中构建知识系统

现行的语文教材注重以主题构成单元,且每个单元的一组课文在思想立意、描写内容、写作策略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联系。比如,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四单元一组课文的主题为“世界各地”,分别是《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三篇课文的内容相似,都是对名胜风光进行描写;此外,在写作手法上也大致相同,如都运用了由总到分的写作策略、列数字的说明策略,等等。但也有一些地方有着着差别,如前两篇课文都运用了过渡的手法,把几方面的内容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而第三篇课文则侧重于使学生掌握对一个地方以多方个角度进行先容的写作策略。这样,就为教师实施比较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只限于一篇课文的教学,还应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不同课文进行比较探究,使他们系统地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策略,并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特点,以而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系统,为课后的习作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如,苏教版国标本中第九册的两篇《古诗两首》,第4课为写春景的《游园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前者寓理于景,后者则人景交融。而23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同样是对六月的西湖进行了描写,前者写夏日骤雨,而后者则写夏日荷花,各具特点,各有风味。因此,在布置学生预习时,教师应要求他们进行有意识地比较,以找出古诗之间的不同点;而在课堂教学时,则应着重围绕两首诗的内容和意境的不同点,在比较中进行教学;此外,课后还要引导学生搜集更多与之相关的诗,使他们更加明确课文中的诗的独到之处。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而且还能提高他们语文阅读的欣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在比较中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感受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证实,在语文教学中,在整体把握文章的条件下,假如运用改换比较法来培养语感,并引导学生专心感受文章的精妙所在,更轻易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这种改换的策略运用得非常多。如改词语,针对文中的某个词,要求学生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进行比较,以而感受文中用词的正确性;改句子,改换句子的说法,使句意相同,但说法不同,以而在比较中感知不同句子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较强的辨别能力。此外,还有改标点、改语调等,不一而足。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爱如茉莉》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初升的阳光以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柔柔柔地笼罩着他们。”句中,“探”字是一种“景语”,渲染了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动人情景。而假如运用改换比较法来实施教学,就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探”字的妙用。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在这里假如不用‘探’,又可以用哪些词来表达呢?”学生会自然地想到“照”、“射”等。然后,再把两句不同的话呈现给学生,指导他们联系前文,进行朗读比较,并让他们思索作者为什么要用“探”字,以及用“探”字的妙处。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就能感受到:谁都不忍心去破坏这样温馨而静谧的画面,甚至连窗外的阳光也不愿惊醒爸爸和妈妈,所以才悄悄地“探”了进来。以而深刻地感受到文章语言的正确性,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感受到“人有情,景亦有语”的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在比较中提高评价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倾听不同的发言,并相互间进行比较,以发现不足,改正不足。这也是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重要途径。
比如,教师通常会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很多学生在评价时,往往笼统地以“有感情”、“没感情”等来做出评判,既没有实际作用,对朗读指导也没有多大帮助。因此,教师可以在该学生朗读完后,再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然后再让其他同学对这两名同学的朗读进行比较,这样,评价者就可以以他们朗读中的不同之处(包括轻重缓急、感情处理等)入手,对他们在朗读方面的优缺点进行评判。通过这种比较评价,不仅能使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评价能力,同时也使朗读者能熟悉到自己的不足,以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
此外,还要留意比较对象的多样化。如在同学之间,或对某一个同学前后的朗读进行比较评价等。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评价的兴趣,还能较快地提升朗读者的朗读能力,同时,又使其他同学在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阅读理解策略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探讨文法修辞的法则,更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不仅是阅读的一种有效途径,还是熟悉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使用这种策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运用这种策略,并在课外进行拓展、延伸,以而实现在比较中开阔视野、激发思维、得到进展的目的,使教学质量也得到明显地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