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朗读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16066 浏览:7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朗读是一门运用有声语言传情达意的艺术,它十分讲究技艺教学论文的运用。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在朗读时抓准体现思想与感情的脉络,处理好字、词、句段和层次间的联系,使读音连贯而表意恰当。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朗读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忽视朗读这一环节,导致学生不能流利地朗读它,影响了对课文的理解。本人以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感受到朗读的重要量,下面谈谈自己对朗读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一、为什么要重视朗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进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推动教学论文德、智、体、美的和谐进展。

二、如何提高朗读水平

1.挖掘课文的情感

教师必须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把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思。以而选准动情点,借以感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作品与学生的心发生共振共鸣。如讲《周总理,你在哪里》,可以以人们对总理的呼唤为动情点;《祝福》可以以祥林嫂的眼神变化为动情点:《最后一课》可以以韩麦尔先生“更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使出全身气力写了“法兰西万岁”,这些言行为动情点;《岳阳楼记》可以以千古名言“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动情点。有的借助人物形象,有的借助名言警句,有的借助作者情怀,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2.加强情感的练习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培养和练习,不仅要明确情感教育的内容,而且要着眼于情绪感受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体现能力的培养。“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用好教材,借助教材的感染力,调动学生自身的积累,引导他们感知课文内容,帮助他们形成稳定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进而促使其完美人格的构建,是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具体化的重要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固然重要,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推动教学论文固然不可忽视,但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的增强,自身情感的丰富和进展。要把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任务落到实处,要切实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推动教学论文每个个体的自我教育、自我进展,进而使整个班级成为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群体。要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做法,废止一切空话和大话。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感教育,才能叩响学生的心弦,收到实际效果。那种画蛇添足的做法,只能造成情感的冷漠,而不能激起情感的波涛。深沉悲哀、庄重严肃的则应慢读,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洋溢、轻松欢快的内容可快读,如朱自清的《春》,朗读中的语调是表示情感和态度的重要手段。用先低后高的昂上调表示疑问、愤怒、惊异的语气;用先高后低的降抑调表示请求、肯定、感叹的语气;用客观叙述和说明的平直调表示情绪、感情上没什么大的变化的语气。

3.注重语感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练习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主要手段,教读课文、领悟教材、写作练习等方面都要注重语感的培养。语感教学以学生的感悟为主要方式,这实质上是学生对言语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占有。在感悟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移情、神思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交融、碰撞,使相对凝固的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心灵之中重被激活起来,赋予新的作用,产生更强烈、更深刻、更高妙的生命活力。语感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探入其内部的深层世界,获得一种直截了当的、不可分割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本相及其魅力,实现对言语作品的建构。
在语感教学中,教师不是让学生去追寻或还原言语作品的作用,而是引导学生生命个体的积极投入,去发现、再造出连作者本人在创作这一形象或意境时都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以而使言语作品的作用更为丰富而具厚度、深度和力度,学生对言语作品的创造性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的改造与置换的过程。

4.重视语感练习

阅读教学中,重视语感练习,就是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透过语言文字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文章的思想境界。“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语感练习,正能较好地体现。发挥课文本身对学生的感染作用。有效地培养和练习学生的语感,应体现在以“听、说、读”为手段的阅读教学中。可以说,阅读教学很大程度就是语感教学。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灵敏的感受,正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以“专家直觉”形成原理可以得知,语感的培养,需要有较丰富的语文知识做基础。
语感的培养主要通过语感实践和语感浅析两条途径。实践是吟诵、揣摩、体味、情境造句等。浅析就是联系语言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品味言语对象。对学生进行语感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新课标》推荐篇目的指引下,有选择地进行品读,开阔视野,感受语言文化的底蕴。多挤点时间读书,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著,与伟大作家交朋友,多记日记,多品味作品语言。

5.个性化朗读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纯客观的熟悉过程,而是一个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所以读书并不是一个“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的过程,对句子的理解感受各有不同,读出来的感情也就各不相同。因此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不必去强求学生掌握朗读技艺教学论文,只要让每一个学生有所体验,有真情流露。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里各尽所能,在阅读中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通过个性化朗读这一媒介,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读与人交流,与人分享,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6.注重朗读技艺教学论文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技艺教学论文,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只有掌握了朗读技艺教学论文,才能正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朗读技艺教学论文是很多的,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讨、总结。假如教师都能正确地朗读并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能读好停顿、重音、轻音、语调,且掌握好语速、富有节奏感,那么学生就可以在正确的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的意境、缜密的思路,就能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过朗读能触摸心灵,引起共鸣,排除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隔阂,达到身临其境、忘我的境界。这样便自然地避免了课堂上那些不必要的枯燥无味的满堂灌,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性,发挥了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朗读教学”与“语文素养的培养”有时就如“桥与门”的联系,桥是通往门的途径与手段,很多人停留在桥上看风景,而忽略了继续通往门,忘了叩门,那么语文教学的终纵目标将会黯然失色。
参考文献:
[1]李国荣,黄小平.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中学.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N].广元日报.2007.
[2]罗景奎.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N].云南经济日报.2006.
[3]卢红方.高青县花沟初中.语文教学要“有序”[N].淄博日报.2009.
[4]兰瑞平.提高语文解题能力以语义语境语感入手[N].北京日报.2006.
[5]孙建华.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教与学[N].周口日报.2006.
[6]郭广西.谈革新教学论文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N].周口日报.200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