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08 点赞:31360 浏览:1448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新课程目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熟悉世界、进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立足灌输这样一种理念:阅读是一种享受。我经常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述著名作家的奇闻佚事,讲文学典故,讲历史故事。学生对这些都非常感兴趣,往往会渴求有更多的了解。我组织学生通过教参、电视、网络、社会等搜集大量的素材,间周用一个课时的时间,把这些语文资源引导课堂上并以朗读的形式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既扩展了学生视野,又增添了语文教学的情趣。尤其是语文《读本》内的经典作品,在学生争相上台朗读完后,我还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供大家研析。语文是一门厚积而薄发的学科,学生读的多了,积累也就多了,语感也就形成了,还愁什么学生不会阅读不会写作!
在同学们的口语表达、阅读、写作等诸方面有了一定底蕴的时候,我把教材内所编设的自读课文大胆的推向他们,放手让他们自行研读课文,当小老师上台授课。通常采用一下环节进行:第一,我在给同学们指定授课篇目之前,利用激趣的方式导入新课,让他们产生急切研讨。第二,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也可自由组合),让他们先分工,再利用课余时间各自去搜集、查阅各类参考资料和工具书,充分利用教材外的资源对课文进行精心设计。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给同学们创设了拓展的空间,有条件的还可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创造性地对课文中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探讨。第三,让大家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同学们纷纷的把自己浅析、整理的材料拿出来共享,并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加工。通过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有效合作学习,可以引导他们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他们以中不仅能发现一个个美妙的世界,还能发现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个个真谛,这样,同学们不仅学有所得,学有发现,而且培养了他们合作的精神和能力。第四,给同学们创设一个体现自我和展露才华的平台。让各组推荐的代表自由上台当老师。组织全班同学与课文进行交流。由于时间联系,同学们争着上台讲课的场景还别有一番情趣,讲课的同学也极为珍惜机会,尽情地把自己的才华发挥到极致,这时的我则回到相应同学的座位上当“学生”,随时可能被“老师”抽问,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对课文做适当的点拨,并鼓动大家及时对讲课的“老师”给予掌声奖励,不同的学生讲课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愉悦。这种没有猜测性的课堂,可能随时都有意外的发生,它充分体现了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记得03年11月份,资阳地区教科所语文教研员李秀彬老师、市教研室的晋老师以及我们学校领导来听我的一堂阅读课教学,他们看到学生那种涌动的、得体的语言表达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是,都为之而赞叹。当堂课下来后,李老师这样评价:在我所听的众多语文课教学中,包括城镇初中的课堂,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还未几见。
前几年初中阶段的写作练习,以话题作文为主轴,学生在写作中为了突出新奇、奇特,写出的文章反而是几不象。道理很简单,学生写作的根基没打牢,一味去追求标新创新的写作,绝对是花架子,那怎能写好作文呢!我在挖掘新编教材写作设计的特点时,发现现行教材对写作一般是随单元教学穿插安排的,几乎每个单元都设有写作练习,但显得无序,不够系统、科学。为此,我在具体指导学生写作时,力求重视命题作文的基本功(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的练习,并突出作文教学的回归,进行入格练习,强化文体意识的培养,具体遵循的教学序列是:初一,强化记叙练习;初二,继续学习记叙文体写作,强化说明练习;初

三、继续学习记叙、说明文体的写作,强化议论文体的练习。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要求是: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并且也把作文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或杂记评议,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怀,自然成文,在渗透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我们的多数学生,缺乏生活积累,情感历练,思想陶冶也十分狭窄、肤浅和单薄。每当作文时难免文思肤浅、无以着手。因此,我精心选取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或学生的优秀作文、周记等,让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给大家听,供同学们赏析。当然,作文教学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性活动,学生的作文才华要在实践中培养,也要在实际中展露。我以同学们作文的实际出啊,引领他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身边的自然环境,并对观察后的印象在班上作交流,相互沟通,共同感悟。我还要求他们在耳闻目睹时只要有所感,有所思,都可以写成一篇作文。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议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写起来、议论来就会有一定的深度。作文就是生活,只要平常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和谐生活的发掘者,就会发现自己的身边还有很多可写的能给人启迪的人和事,,发现身边美景处处。就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自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样他们才能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作文品位才得以提升,写出的作文才有独到的见解,呈现出个性化色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以作文评价课上的“局外人”角色,转变为所有学生介入作文评价的全过程,我除了让他们自评作文外,还在班上推行互评作文的活动。尽可能让所有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都有亮相的机会,还给予所有同学发表对别人作文独到见解的机会。我以四人为一组的形式把大家分成若干组,要求他们按如下步骤进行:(1)改,修改错别字,修改运用不正确的词语,修改病句;(2)划,用浪线划出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3)评,写评语,写自己阅读此文后的感受;(4)传,个人批改完成后,作文本在小组内交换传阅;(5)荐,推荐佳作。小组交换传阅后,我再给一定时间让大家交流意见,倾吐感受。接着再请各小组推荐的佳作的作者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供全班同学欣赏。这种在掌声中结束的作文互评课,评改及时,学生兴趣浓,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面,起到了相互鉴戒、相互启发的作用,同时也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写作。此外,我还坚持要求每位同学每学期末交一篇自己以为最好的作文,在对它们进行精细的评阅后,选取其中最有鉴戒参考作用的篇目编印成稿件,提供给全班同学阅读。
读自己的作文,听读同学的作文,改自己的或同学的作文,一者见着亲切,二者感觉实在,对他们的触动和警示最为直观,对他们产生的积极导向是其它作品不能替代的。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既要引导学生与课文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更应注重师生间、学生间心灵的对话的培养。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宽容的课堂气氛,与他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和他们一道寻找真理。让语文课堂不断布满灵气、布满生机,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内涵,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进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