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07 点赞:15143 浏览:6855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审美,可分为审美直觉、审美再现、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四个流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具体有吟诵、理解、感染、创造等途径。美育应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和对学生进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任何一个环节中,都不会忽视美的感知和对学生审美的诱导作用。

一、再现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人们对事物的熟悉,总是以感知开始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学生的审美接受过程,而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通过什么形象唤起了学生的什么直觉。作家在作品中利用生动形象的审美直观反映生活的本质,同时,通过这种具体有着的形象来刺激学生感知大千世界,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正是如此,学生将主观情绪与审美对象所带有的情绪色彩和谐统一起来,在鉴赏这些形象的同时,又调动学生自己的好恶喜憎,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1]这种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的策略在语文实际教学中是如何唤起的呢?突破形象,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知的视觉、听觉、感觉是最好的办法。只有如此,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意志等主题活动。如朱自清的《春》,要想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教师就可借助具体形象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如可配乐朗诵,以听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看一些江南春色的图片,以视觉上加以形象展示,尤其是通过吟诵扩充学生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小草偷偷的以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果树开满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在整个吟诵过程中通过朗读、默读、齐读、泛读、个别读、整体读,使一幅幅描写细腻图画显得生动活泼,体现出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让美感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
美国教育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2]学生只利用形象,通过吟诵文字进入审美的感知,达到美的愉悦,留下美的形象。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可以利用电脑创造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形象,将诗人所追求的意境寄寓图画中,学生通过浅析欣赏这一具体形象就可感知诗情画意的境界,得到美的享受。
当然审美感知不是零碎的形象片断,而是一个整体领略美的意蕴的过程。可以说,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一刻也离不开具体的文学形象。

二、拓展意境,活跃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高峻的黄山,壮美的三峡,连绵的大青山,巍峨的长城……一套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人化自然,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这是美的源泉,中学生就是以这些审美意境出发,去寻找一个美好的世界。而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是以语言文字为,来让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而和审美主题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创设一个审美的氛围,用这些来感染学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汤姆也指出:“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创造一种新的形式。”要发挥想象的翅膀,离不开文学作品意境的拓展,在意境中得到感染,得到熏陶,才能让学生在无声之中活跃起了想象能力,达到了美感创造和渗透。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舞女的裙”,“明珠”,“星星”,“美人”,“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的月光”,这些可观可触可嗅可闻的画面,不单单是一些景物,而是作者展开想象精心组织的一幅心情和美景的组合图。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可捉住意境想象站在一望无际的江边,送友人泛舟而去,带着对友人“烟花三月”的美好祝福,带着朋友阔别的愁苦宣泄,让读者也产生了一种“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喟。这就是形象感染了读者,使读者内心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共鸣,以而活跃自己的想象力,达到了美的领悟。
可以说,一山一水,一词一句,只要审美主体加以想像,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布满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往往把一篇很美的文章肢解开来,以零星的片断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些都是越俎代庖的做法。因此,传统的浅析讲解不如营造气氛,诱导学生去联想,使无形的东西渗透到学生心中。

三、加深理解,唤起学生的情感

审美是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的,没有情感,也就没有审美感知和审美想像。审美情感是一种“净化”的情感,它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性,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的满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借助课文优美的语言把作品所包含的真、善、美挖掘出来,以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其思想上得到启发,感情上得到满足,产生美的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而崇敬;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而赞叹。那当然,要想让学生能以形象中把握内在的情感波动,在学生身上再现美的闪光,需要教师诱导学生进入美的情境和创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吟诵文章是条件,理解文章是关键,丰富学生是目的。
当然,世间有美好与光明,也有丑恶与黑暗。以美的观念对丑的事物进行鞭挞和讽刺,以对丑的东西的否定获得美的评价,也同样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恶,对美的向往,以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升华创造,提高学生理解力。审美接受中的直觉、想像、情感的唤起,都是审美接受的途径和策略。它们的终极导向是审美创造,达到理性的理解,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中,引导学生升华创造,进入较深的审美理解层次。《林黛玉进贾府》中“宝黛初会”: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到:“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固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本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
这一节,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人物性格,对于羞涩的少女,黛玉的心理活动是得体的;而宝玉的神态和语言,尤其显示了其无拘无束的性格,对于他的特殊身份,也是得体的。以审美心理来说,学生只有理解了这种共同的审美理想,才能升华熟悉,创造出不同于封建卫羽士看待宝黛爱情的态度。审美的这种理解力已远远超过了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的感性阶段,它已步入了本质浅析的理解阶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够更深刻的去感觉它,学生的这种能力提高了,就会在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指导下审视社会、对待人生。只有学生达到了这种升华的程度,学生的审美理解力才不会“雾里看花”。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两方面的基本任务: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习,鉴戒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体现策略等,形成自己合乎规范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要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感,用外在的美好事物塑造他们内在的美的心灵,培养美的情操,磨砺美的意志,养成美的性格,完善美的人性。
综上所述,只有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才能陶冶他们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情感活动和审美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艺术创造能力。
许丹,教师,现居河北乐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