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延伸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5896 浏览:207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克服“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错误倾向;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
关键词:语文素养拓展延伸体验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就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以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轻易把留意力放在对一篇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上,轻易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特点。限制了教师的文化和学术视野。同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除了对文章能作文体上的把握,并没有能积淀起应有的文化底蕴,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能力,甚至没有建立起应有的语文知识框架。
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评论中美学生:“中国的留学生,学识成绩都是很好的,但是知识面不够宽;还有就是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弊端。同时也以反面提醒我们语文教师,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非常重要。

一、立足课本,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中的“此”与“彼”又是什么呢?
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不妨以情节、主题、作家、文体四个角度着手。

(一)以情节角度中延伸

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延伸,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思维。例如,在学习《天子的新装》一课后,让学生想象“天子游街回去以后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
这时学生纷纷展开了想象,有的学生说,天子回去后,仔细反思,以为自己做的一切简直太荒唐了,为了惩办社会上的大骗子,决定把两个大骗子杀掉,要杀一儆百,以此他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有的学生说,天子仍然执迷不悟,以为自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任两个骗子摆布,国民忍无可忍,联合起来把这个昏庸的天子推翻了。

(二)以主题角度延伸

类似的情节,在不同作者、读者(学生)的心中,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的,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采。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浅析、讨论思索,学生会更轻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点。
讲月亮与中国人的情思时,我以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宋代苏轼的“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再到现在席慕蓉的《乡愁》,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这样,教师有意识地查找这样的资料,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写法有哪些异同,又理解了对于同一件事可以不同的角度来写的道理,在自己的写作中也能做到视野开阔,观点独到。

(三)以作家角度延伸

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其风格往往也是有差别的,可就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作比较,将文学史的知识贯串其中,把学生引入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和积累中。例如,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时,可向学生先容她前期的作品《如梦令》。学生在理解了这两首词截然相反的意境后,不难知道这与李清照所属的时代背景有关。

(四)以文体的角度延伸

拿说明文为例,我先以课本中选取一篇比较典型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分别以课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设置不足,让学生精读,分组讨论解决不足,老师点拨。然后又选择另一篇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两篇文章的异同。
经过反复讨论、浅析、总结,每个学生都逐渐理清了“说明文有的先容事物的特点,有的是说明一个道理,要先容明白这些特点和道理要用到不同的说明策略,而且语言必须正确”这样的一种阅读思路,也就是帮学生拿到一把开启说明文阅读大门的钥匙。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处理好教与学的联系。教师的“领”实际上就是“导”,是以学生的“学”出发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讨,去总结。培养了学生发现不足、解决不足、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作为母语,决定了它的学习资源极度丰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所以也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以你的屋子里面走出来”,走出塔,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接触更多、更贴近生活的学习资料。
首先,跳出课堂,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感兴趣的、值得进一步探究的不足,例如在学习《死海不死》一文时,有一位同学提问:“咸度高真的浮力大吗?”这个小组的同学就主动查阅资料,请教物理老师进行探究性实验,在获得答案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普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其次,课外延伸方式要多样化。我们除了提供阅读作品外,还有更多的延伸方式。如让学生去了解校内外新近或以前发生的事;让他们欣赏各种名曲、名画,了解艺术名人;让他们就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让他们对某一现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放开手脚对课本或课外名著进行表演;还可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等去体验生活……
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到校外的一个风情园参加实践活动,见到花圃中几棵桃树红花夭夭,碧水潺潺。一位语文老师提醒学生,对照已学的课文和此情此境,有何感受。学生便争先恐后地吟起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正是刚学过的《忆江南》中的诗句。
一句话,只要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较大帮助的形式我们都可以选择。
此外,还要化有限为无穷。
课外延伸仅靠课堂是十分有限的,要想借助课外延伸这条渠道达到真正开辟语文天地的目的,必须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我们在教学中进行课外延伸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感受到延伸的妙处,懂得怎样去延伸,向哪个方向延伸,延伸的目的是什么,继之以自觉地、津津有味地向课外不断扩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觅。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以一滴水中就可以看到整个世界,同样,上述的浅析也试图想让更多的人能对初中语文拓展延伸有一个全貌的熟悉和理解。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拓展延伸的教学步骤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因此,在实践操纵的运用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机械地去模仿、照搬,而应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灵活地去运用、尝试。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
“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有如此多的变化,我们的思维更应当有无穷的空间。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克服“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的错误倾向;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讨,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是一种理想,这理想的实现需要“新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与同仁共勉,努力为“新教师”、为“新课程”的完美出现添砖加瓦。让布满着思想和聪明的火花,在语文课堂上闪现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