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3925 浏览:107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指的是运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策略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运用的技术,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策略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以这他山之石为砺石。来琢磨教学,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整合达到最优化,恐怕已成为当前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们逐渐熟悉到:不一定每一节课都适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一定是只要使用信息技术就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要在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必须首先解决两个观念不足:一是必须熟悉到信息技术仅仅是教学工具之一,它既不能完全替代教师,也不能完全替代黑板和粉笔,它不是简单的“板书搬家”或“教案搬家”,而应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媒介。借用南国农先生的一句名言——我们追求的不是教学的机械化,而是教学的最优化。二是信息技术不仅仅指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各种媒体,不单指网络和多媒体,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电视机等都可以作为信息技术来看待。”解决了这两个不足我们才可以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推进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和创设学习环境

传统的学习环境主要有两个要素,即教师和学生。知识传授主要以黑板和粉笔为媒介。这虽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无障碍交互,但有些内容却无法传达,而且学习环境单调,轻易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将电视机、投影仪、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就打破了这样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环境变得丰富生动起来,以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学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贾府人物联系以图表的形式列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轻而易举地了解了主要人物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鉴赏人物时,又可截取电视连续剧的相关片断,使学生结合文本形象地来揣摩人物的心理,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更为形象地观察和体味到了林黛玉初入贾府时“步步留心”的小心谨慎心理。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励情感

语文能力的培养着重在于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落后近况,以及社会潜在的导向作用。使得学生非常注重数理化和英语的学习,反而忽略了学习母语,造成语文能力低下的近况。对此,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和增强对母语的热爱,进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任。
优化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习环境,改善教育技术,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以优美、深厚的传统文化来感染学生,进而激励学生积极介入到学习中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譬如: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这一课时,笔者曾看到过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著名电影演员濮存晰配乐朗读的《蜀道难》,学生马上就被那富有的声音带入了情境当中,后来就随着一起朗读。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反映非常好,很多学生都已经能够有感情地背下来了。此外,教师还曾尝试让一些朗读较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录制自己的朗读,拿到课堂上来展示。不仅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而且很好地激励了那些介入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学科不仅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笔者曾接触过这样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教师在让学生学习了《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意蕴深沉、语言优美的散文后,学生被这些优美的散文深深感染了,教师便借机扩大学生的阅读,并让学生自主举办了一次美文交流会。学生自己设计并主办了以“发自内心的美”为主题的美文交流会。他们利用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提示主题,以配乐朗诵的形式先容美文。并上台交流自己的感受,动情时甚至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入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并培养了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习资源。加强交流协作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都是由老师来给学生先容一些背景知识及相关内容,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进展,尤其是网络的进展,把我们的信息资源已经“以四壁为墙的空间扩展到世界,扩展到地球村概念”。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逐渐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就可以将具体的学习任务分派下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浅析、归纳,并得出相应的结果。同样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学习《神奇的极光》这一课时。教师让四位学生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其中两位学生负责搜集极光图像。一位负责整理神话传说,一位负责计算机制作,结果为同学们献上了一部制作精美的课件。既是一次丰盛的文化大餐,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还充分显示了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资料、学习心得。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笔者在课堂上发现不止这四位学生如此,其他一些小组的学生也有不错的体现,譬如:学过《失街亭》后,学生们便通过网络来搜集资料,了解相关信息,有些喜爱《三国演义》的学生还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笔者在课堂上发现几位学生合作利用PowerPoint制作了《喜爱》,展示后在同学们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确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资源,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团结协作能力。有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仍然各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便各自拥有了两种思想。我想,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正是这样的感受。
综上所述,公道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创设情境、激励情感、丰富信息资源,而且可以加强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而终极成果的展示更会增强学习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还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信息技术的利用是由我们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对策来决定的,使用它的目的是使教和学达到最优化,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一句话: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为了服务于教和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