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母语教育意识觉醒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23043 浏览:1067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母语,即“第一语言”,又称“本族语”母语一经掌握便和思维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作为第一语言,它是人生全过程的“元语言”,它既能解释自身,也能解释人在一生中可能碰到的一切符号系统;作为“本族语”,它是在民族内部传递民族意识、形成民族精神的特殊媒介。母语教育指在学校母语教育课程中,以母语的语言、文字为核心,完善言语能力,培育思维,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行为。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内容丰富、教材完备,但母语教育意识却是混沌的,语言教育没有独立的学科,和儒家道德教育、经世济时教育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我们的先人们用汉语母语进行了数千年的文化知识教育,却没有完全意识到母语本身的教育在个体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中学语文学科是母语教育的主阵地。纵观古代教育及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母语教育意识的苏醒过程:从“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独立设科,口语文进入中小学课堂,“语文”这一学科名称的确定,语文学科性质的“工具性”的论证,“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的提出,汉语母语教育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让我们感觉到我国的汉语母语教育意识终于觉醒了!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理念以及国家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在语文学科的反映。本文旨在从近百年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革来阐述母语教育意识的觉醒历程。以此促进汉语母语教育理念的终极确立与汉语母语教育的稳步发展。【关键词】:母语母语教育汉语母语教育意识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学语文学科
【论文提纲】:内容摘要5-6英文摘要6-7前言7-8一、汉语母语教育的本质和意义8-12(一)母语教育的本质8-101.关于“母语”的解释8-92.母语教育的本质特征93.“母语教育意识”的内涵9-10(二)母语教育的功能10-111.母语教育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根本途径102.母语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基础103.母语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10-11(三)汉语母语教育的价值11-121.汉语及汉语的国际地位112.汉语母语教育的重要性11-12二、汉语母语教育意识的混沌时期12-15(一)古代语文教育的状态12-141.上古的学校教育12-132.儒学教育的内容和目的133.儒学教育在传统教育中的主体地位13-14(二)古代语文教育意识混沌状态的起因141.语言的自然状态142.古代教育的目的143.古代文化的特质14(三)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混沌状态的利弊14-151.传统语文教育意识混沌状态与语言教育的发展14-152.古代语文教育意识混沌状态对语言教育制度的影响15三、汉语母语教育意识的萌发与显现15-19(一)汉语母语教育意识的萌发15-161.汉语母语教育的独立设科15-162.国文科教学内容的首次确定16(二)母语教育意识的显现16-191.语体文(口语文)进入中小学课堂16-182.语体文(口语文)教育的进一步推广18-19四、母语教育意识的觉醒19-23(一)建国初对母语教育进行的探索19-211.“语文”教育的提出192.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实验与结果19-21(二)语文工具性的确立211.“基本工具”性质的确定212.“文道统一”观点的提出21(三)“”以后母语教育的恢复及进一步发展21-231.“”后母语教育的恢复21-222.义务教育精神的贯彻实施22-23五、汉语母语教育意识的确立23-30(一)语文素质教育的提出23-241.1992年初中语文教学大纲232.1996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3-24(二)汉语母语教育理念的逐步确立24-251.母语教育文化性的提出242.新的教育理念24-25(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及新课程标准的出台25-30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25-262.课程标准的特点26-273.课程标准体现的母语教育意识27-30致谢30-31注释31-32参考文献32-3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