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色语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5211 浏览:153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筑“本色语文”阅读教学提倡:紧扣文本,品词析句,感悟想象,挖掘文本内涵;突出朗读,在读中感悟,读中内化,增强语感;迁移练习,加强言语积累,提高语言实践能力。要通过对课堂教学实际和教育经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反思,寻找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进展,再现语文本色的教学行为,以而创建富有“语文味”的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本色语文;文本;朗读;迁移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

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1-0029-03

新课程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实施,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教育理念新了,教学手段多了,学习策略多样化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个性得到了张扬,综合能力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知不觉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等种种趋向,语文课的“本色”开始变得模糊。“本色语文”成为人们重新思索和审视的“亮点”。
那么,什么是“本色语文”?“本色”一词在《辞海》里的解释为:“本来的面目”。“语文”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由此可知,“本色语文”就是“本来面目的语文”,即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牢牢扣住教学的载体(文章本身),品词析句、感悟想象、朗读感受、学会读写。本文试图以构筑“本色语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入手,提出了应关注的三个视点。

一、紧扣文本,但不拘于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人与文本的对话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本色语文”需以课文为依托,让学生有比较多的时间和机会与文本接触、对话,以中获取信息,汲取营养,提高语文素养。

1.品词析句,再现语文本色。

语文“本色教学”在于文本阅读。在教学中就应该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展开对话,对文本品读感悟,思索玩味,以中得到体验和感悟,以而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文本内涵要有全面的熟悉,把握文本的精华,找准切入点,捉住重要语句,咬住文本上的亮点、共鸣点、空缺点进行重点敲打,由点到面,让文本更加出色。
如《一夜的工作》一课,作者何其芳在文章中先扼要教育论文交代了自己得以目睹总理工作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他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受。在课上,为了让学生更正确地解读文本,更深刻地揣摩文本,立足文本,作了如下设计:(1)通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索下面的不足:“课文是以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2)捉住重点词句,探究课文重点内容和语言表达。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哪些句子写出了周总理生活的“简朴”?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突出了周总理的“劳苦”“简朴”?要求学生先找出句子,再找出词语,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用词的正确、贴切。
执教过程中,教师没有太多的讲述,学生自己通过更多地去接触语言材料,用自己的诠释充实着文本的内容,以中得到体验和感悟。这种体验与感悟的过程就是学生语感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语言积累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的过程。

2.感悟想象,挖掘文本内涵。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倾注了作者深厚而真实的感情,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希望在读者心目中引起共鸣。阅读需要“披文而入情”,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去地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在字斟句酌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感受作者感情,受到情感熏陶,挖掘文本的内涵。
如《桃花心木》一文中描写作者看到老人奇怪的做法时,产生了种种疑问,在得知老人的答案后,作者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在教学中,我通过捉住作者得到的启迪,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心灵交融,课堂上引发出学生很多美丽的感悟。
师:作者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后,受到了什么启迪呢?找出文中的一句话。
生:“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努力生长。”
生:“人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核教学论文,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生:这里的“不确定”我觉得就是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面对这些困难、挫折,我们只有经得起考核教学论文,才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生: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样碰到困难才能不依靠于别人。
师:很好,联系课文,你感受到了独立自主的重要。
师:我们再一次朗读课文这两句话,感受作者获得的启迪。
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把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统一起来,去寻索文本语言背后的特有的意味、意蕴,在感情朗读中感受文本情感,在字斟句酌中感受文字的魅力,终极得到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领悟文本的内涵。

二、突出朗读,但不为读而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练习,在语文课堂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读为本,以读求解,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

1.读要循序渐进、方式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阅读方式单一,势必造成课堂上学生心理疲劳,不愿读下去。只有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变换阅读方式,学生觉得新奇才能产生持续阅读的。语文教学中读的方式很多,有范读,领读,自由阅读……教师范读,指导朗读怡情,学生自读悟情。阅读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的需要,根据文本解读的具体实际来确定。
比如《山雨》一课,课文用优美抒怀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我在教学《山雨》时,运用了多种阅读方式。首先是教师范读,让学生专心倾听并看着画面,想象如诗如画的山林雨景;接着,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欣赏优美抒怀的语言;然后采用了指名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之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并通过朗读来展示学习的感受。
朗读过程要循序渐进、方式多样,促使朗读和感悟的水平逐步提高。这是语文教学之“本”,是语文课堂本色化之“本”。

2.在读中感悟、内化、生情。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环节。语文学习的基本特点在于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尤其是通过多形式、多目的的朗读,让学生感知、体悟言语现象,获得知识,体验情感,明晓道理。
(1)读中有悟,增强语感。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少一点浅析、说教,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还给朗读。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去识字悟义,去感受汉语特有的审美体现力,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层次、主旨,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联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在教学中,我以诵读贯串全文,文章一开始,再现了这片神圣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字里行间布满着温馨,因此,读的基调应平和,侧重体现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接着,课文以河水、空气、动物三个方面,体现了这片土地对我们的无私付出,同时又强烈地表明着自己的态度,在朗读时应体现一个长者谆谆教诲的语气;最后,作者再次表明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以及保护土地的决心,应布满气力感。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