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遐想关于课程遐想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19977 浏览:923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第十一届中小学定向越野锦标赛”上,选手们时而停下来定位,时而迅速飞奔,“寻宝”一样的比赛,使得孩子们乐此不疲。据说有的学校已将之作为校本课程,可想而知,相对于单纯的跑步来说,体力、脑力,目标性的有机结合,锻炼的效果要好得多。
每每参访学校,我就有机会接触校内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其中,有手工制作类课程,如剪纸、陶艺、刺绣;有信息技术类课程,如网络安全、摄影、机器人;有生物学类课程,如种植植物,研究本地物种的习性,培植酵母菌;有艺术类的课程,如舞蹈、茶艺、戏剧……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特长班、兴趣小组,但实则大部分校本课程都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融入了更深厚的感情。
在校本课程蓬勃发展之时,作为课程风向标的高考改革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无论是哪个科目分数占的比例大一点、小一点,或加入高考,亦或退出高考,都将引发新一轮的课程变革,或间接或直接。
以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为例,无怪乎网友们吐糟,仅拿杂志的工作来讲,我除了偶尔听听理科课,解决解决论文中的数学问题,用的最多的却是统筹页码时的加减法。在生活中最为得意的竟然是:关于窗户安装护栏的表面积的算法,着实让施工工人惊讶了一番。于是,我总在反复思考,有些科目的学习的深度、学习的广度的问题,如果仅仅为了培养思维模式,我们在最风华正茂的时候是否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寒窗数十载,细数那些学过的课程,学习似乎更多的是为了应对考试,各种情绪也多由分数和升学而主导。排除考试、竞赛、品牌、政策等一系列外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注重人性、注重文化传承、注重对未知的探寻,注重学以致用的课程多元化发展从长远来看是必要的,也必将会激发更大的创造力。
时代在不断发展,客观反映在教育上常常是课程的调整与考核方式的变革。各国的发展,各阶段的发展,有相似,但不可复制,在教育上,我们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总在适时调整节奏,适当融合现代化元素,从不放弃对公平的追求,力求培育更多的有用之才。那么,对于课程的思考和践行,也必将绵延不息,但我们也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的培养,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学校,家庭、社会更应肩负起教育的责任,三位一体的教育才能更有源于:论文网站www.618jyw.com
效用,所以关于教育需要关注的远不止课程本身。
(本刊编辑部 秦妍)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